为别人拿主意,是件“危险”的事。因为,弄好了,你可能一无所得,弄不好,可能还会一无是处。
当然,你愿意出手相助,是基于一腔热情,问题是,打败这腔热情的,往往是现实的冰冷——未必认可的岁月,以及未必领情的人心。
孟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是整个论辩强调的核心。是的,无论你如何设身处地,你终究不是当事人。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心情上与对方合体,却不可能在灵魂上深切并行。
局外人的好处是,在当事人的任性上,你可能会很理性。局外人的坏处是,在当事人挣扎较劲的地方,你可能会想象得很轻松。
这个世界上,有人要辞职去追求自由,有人想旅游冒险活出自我,有人九死一生要去爱一个人,有人声嘶力竭欲走出婚姻困境……大凡这些重大事情,原本就没有应该不应该之分。想去做,就是全部的应该。当事人瞻前顾后,只是还没有为自己负责的决心。这时候,你去推人家一把,或者去扯人家的后腿,就意味着要为那一部分未满的决心担责。
因为,当事人往往是用结局来说话的,而你是以初衷来成全别人的。无论你的初衷有多好,在一个坏的结局那里,也变得经不起推敲。
大多数情况下,顺着对方的心思劝,比逆着想法阻拦更能赢得当事人。历史上,那些奸佞之徒比忠臣活得优哉游哉,大都是皇帝愿做什么就说什么好。忠臣总是为着社稷江山好,结果有的掉了脑袋。
由此,分出两类人:“聪明人”和“傻子”。他们都目的性很强,不过前者更在意自己得到什么,是谓投机;后者更注重能为对方分担些什么,是谓赤诚。
当然,一个喜欢纳谏,一个愿意聆听,说的人一怀赤诚,听的人又能容纳,这时候,你竭忠尽智,是完全值得的。因为,说得好不好放在其次,听的人足够好,也便高山流水,伯牙子期,渔樵酬答,人生有知音之遇,足矣。
还图什么呢?能遇上一个对的人,是一种幸运。如果最后,再能为对的人引领出一片大好天地,简直是幸之大幸。到了这个地步,宁可去相信,这不是偶然的生活,而是必然的命运。(总公司办公室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