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申报期,咱们很多财务伙伴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同时出现相关数据比对不通过,急需对相关风险进行自查自纠…… 其实这个问题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我们能在日常多多关注所有的数据源,也就不用担心啦。 比如我们的财务报表项目中,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去分析一下:哪些项目指标异常会引起税务的预警,哪些是需要重点去关注的?哪些数据异常?可能存在涉税风险,我们又应该 如何去规避和应对…… 这里就着这个问题,请关注以下8点,各位可重点参考哦 1、数据信息比对不通过 比如:预缴申报表中从业人数、资产总额预缴方式等,随企业纳税申报表一同报送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等信息,年度汇算基础信息表,这些内容务必要一致。 2、连续亏损 比如:连续3年亏损,尤其是收入和成本费用都很大时,还连续3年亏损。会通过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中当年亏损额,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A类)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三项费用的金额去比对。 3、税负率异常 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低于税负预警值,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低于税负预警值,可能通过隐藏收入、虚列成本等方式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负率=当期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100%;当然啦,税负预警值是动态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是不同的,预警值由各地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的。只要真实业务,即使偏高或者偏低也无需过度担心。 4、预缴与汇缴差异 预缴所得税金额低于汇缴所得税金额的70%(即预缴所得税<汇缴所得税70%),要去关注四季度预缴申报表中本期应纳所得税额+前三季度已缴纳所得税额,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中的实际应纳所得税额。 5、企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销售额的收入差异 企业所得税收入小于增值税销售额的部分占比超过10%,即(增值税销售额-企业所得税收入)/增值税销售>10%,指标异常,存在少记、漏记收入、延迟确认收入的可能。 6、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 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指标值=(期末存货一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预警值50%,可能存在:存货账实不符,隐瞒收入。 7.应收/应付账款异常 比如当年新增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80%。可能存在:虚开发票、虚列成本。 这就要看看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报送的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还有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总额。 8.预收/预付账款异常 当年预收账款余额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20%(即当年预收账款余额/销售收入>20%),超出预警值可能在的问题∶隐瞒收入。 所以,随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报送的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要注意,还有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总额要注意。 更加要注意的是:预付账款是负数且金额较大的情况,还有资产负债表中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的这个数据也要经常关注。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提前做好税务风险的自查和应对,对于预警就不用过度担心~ 作为财务人员,一定不能关起门来做账,那你的账就是经不起查的! (财务部 金雨生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