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森达热电总公司的主要领导在企业月度工作例会上,号召全体员工锤炼“四性”素养,切实增强对待问题的敏锐性、认真做事的悟性、战胜困难的韧性、开展工作的创造性,争做新时代优秀员工。我觉得这个倡导非常好,我们每个人只有练好“四性”素养功底,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在企业发展的浪潮中,每一位员工都是推动航船破浪前行的重要力量。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不断升级的工作挑战,我们唯有持续锤炼自身素养,才能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企业持续稳健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一、增强对待问题的敏锐性,于细微处见端倪 问题的萌芽往往藏于细节,而敏锐性是发现问题的“放大镜”。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数据报表里的微小波动、流程执行中的卡顿环节,还是来自各个方面的隐含要求,都可能暗藏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强敏锐性,要求我们带着“洞察力”去观察、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不忽视任何一个“小异常”,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只有早发现、早研判,早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遗余力让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化解,企业才能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先机。 二、增强认真做事的悟性,于实践中悟本质 “认真”是态度,“悟性”是能力。同样的工作,有人只是机械完成,有人却能从中提炼规律、优化方法,核心就在于悟性的差异。增强认真做事的悟性,需要我们在“较真”中思考:这项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有没有更高效的路径?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哪些教训需要规避?悟性不会凭空而来,而是在对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中沉淀,在对“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的持续追问中提升。唯有带着思考去做事,同时要真正想做事、会做事、做成事,摒弃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不良习惯,这样才能从“完成任务”升级为“创造价值”,让认真的态度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增强战胜困难的韧性,于挑战中显担当 工作的本质,往往就是与困难的博弈。无论是技术攻关的瓶颈、市场开拓的阻力,还是团队协作的摩擦,困难无处不在。韧性,就是要坚定信心、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就是要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挫折不气馁,就是要吃得了苦、低得下头、受得了委屈,就是要学会谋划思考、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增强韧性,不是要硬扛,而是要在认清困难本质后,增强“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的斗志,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彰显敢于担当、战胜挑战的本领;暂时失败了,就复盘原因、调整策略再出发;任务艰巨时,就拆解目标、分步突破稳推进。每一次与困难的较量,都是对能力的磨砺;每一次咬牙坚持后的突破,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也让企业在攻坚克难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四、增强开展工作的创造性,于突破中求发展 时代在变,工作的要求也在变。墨守成规只能应付当下,唯有创新才能赢得未来。增强工作的创造性,需要我们打破“路径依赖”,敢于在熟悉的领域里“想新招”:流程繁琐时,思考如何简化优化;效率低下时,探索如何引入工具或方法;产能不足时,琢磨如何挖掘新的增长点。创新不必惊天动地,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流程改进,一次跨界的经验借鉴,甚至是对旧有思维的一次“反向思考”。让创造性成为工作的常态,才能让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变革中抢占先机。 总之,我们不论战斗在哪个岗位,都需要锤炼“四性”素养,敏锐性让我们防患未然,悟性让我们提质增效,韧性让我们攻坚克难,创造性让我们开拓未来。这“四性”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既是我们立足岗位的基本功,也是企业行稳致远的软实力。让我们以“四性”为标尺,在实践中锤炼,在成长中精进,以更优的状态、更强的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 (总公司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