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乃为官之首要。这件大事却往往体现于具体的小事,也可以从小事讲起——比如看看一只鞋的故事。 明人张瀚在其所著《松窗梦语》中写道:他初任御史,参见上司王廷相。这位督台大人没打官腔,没讲大道理,却讲了自己的一段亲历:昨天他乘轿进城遇雨,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小心翼翼择地而行,很怕弄脏鞋。可进城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误进泥水,便更谨慎地左拐右拐,想保住另一只鞋。后来另一只鞋也脏了,便“不复顾惜”了。王由此告诫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轿夫湿鞋的故事,知之者众,却不知其类乎于心理学上的“门槛效应”。怎么讲?通俗理解就是,如果一个人一只脚跨进门槛,那么整个身子进来就很轻易了。依中国古代哲学说法,此谓“慎初”“慎微”。 其实,身为普通百姓,想迈进“门槛”并不容易。但作为官员,一上任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门槛”,戴上乌纱帽,无论权大小,总是居庙堂之上了。如此,如何破除“门槛效应”呢?一些贤良方正之官选择三“不”当关。 何谓三“不”?不食为俭,不贪为宝,不见为妙。 先说不食为俭。北宋贤相吕蒙正,幼贫而居寒窑,后三度任相,“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据清初褚人获著《坚瓠集》载:吕一夕游花园,遥见墙角一高阜,以为山也。问左右,回应:此为您食鸡舌汤所杀之鸡毛。吕讶异:吾食鸡几何,乃有此?回答一只鸡仅一舌,您喝一碗汤该用多少鸡舌?且喝了多长时间?这一反问,让吕蒙正“默然省悔,遂不复用”,更在所撰《寒窑赋》中自警:“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不贪为宝。《左传·襄公》记载:鲁襄公十五年,宋国有人得一宝玉,呈献给宋国贤臣子罕,其坚辞不受,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把宝给我,固失宝;但我收你的玉,也失了不贪这个宝。如此则双方都失宝,不如各守其宝。于是,子罕的清誉远播。 不见为妙。话说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却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下属获知,遂献一宋拓名碑帖,冯原封不动退还。下属再三相请:何不启封一赏?冯答:启封若是真品,将会爱不释手;不启封,权当赝品也。眼不见心不乱。“封其人眼,断其诱惑,其奈我何?” 冯志圻的拒绝成了名言,“不见为妙”不胫而走,传遍域内。而另一句“封其人眼,断其诱惑”,则如黄钟大吕,足可警醒一代又一代官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