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3月4日刊登许莽的文章说,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的民主氛围”。于今日语境下,这一说法可谓意味深长。 那么,什么是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这样的批评通常直指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它不是谨小慎微的提醒,不是和风细雨的劝说,不是欲言又止的暧昧,甚至,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批评。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国家面临着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其中不少已经成为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阻力。对于一些积弊、一些通病、一些不合时宜的做法,理应敢于不留情面地提出批评。哪怕话说得再重,只要持公心、讲公道,只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就不该也不必有任何顾忌。 从政协委员的角度,批评不难,但如何批评并使自己的批评发挥效用,才是对他们履职意愿和履职能力的考验。对不良事物提出尖锐的批评,一方面要有勇气,另一方面也要有令人信服的见解,能够一针见血,方合“尖锐”之义。在一些相对专业的领域,我们期待政协委员们展现自身专长,将批评意见转化为推进党和政府良性建设的可行策略。如此,那些尖锐的批评才更容易被发自内心地接受。 ===海东摘后心得: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日常工作中,无论同事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只要有利于工作,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同样需要“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