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在本领提升上是与时俱进、日益见长,还是固步自封、得过且过”?在江苏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的犀利发问,直指党员干部能力建设的关键——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常怀“本领不足”的忧患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 对本领、能力的自觉自省和时时检视,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传统。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以“本领恐慌”之语告诫鞭策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警醒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克服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恐怕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与“本领恐慌”相比,一些同志明明能力不足、本领不强,却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丝毫不感到恐慌,这种“本领不恐慌”更加让人警惕。这其中,有的是缺乏正确认知,意识不到自身不足;有的是浑浑噩噩,明知不足却不加以改进;还有的同志存在思维上的惯性和依赖,总想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凡此种种,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对自己没有要求、对事业缺乏敬畏。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陌生领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种“不恐慌感”显然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一个发展变化的世界,永远都会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而党员干部的本领提升,自当与时俱进、与日俱新。特别是在当前,我们正处在极为关键的时刻——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在咫尺,然而新的风险和挑战如影随形;正面对前所未有的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如何处理好防控和发展的关系,怎样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正遭遇严峻的外部环境——疫情流行、经济放缓、全球化逆流等相互交织的变局之下,需要更充分的准备和更有效的应对。常怀“本领不足”的忧患意识,既是事业所系、形势所迫、职责所需,也是提升本领、自我更新的前提和动力之一。 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学习新思想、充实新知识、提升新本领,毫无疑问是每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在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的今天,更要善于把被动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把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型学习。既要重视理论学习,提高对法规制度的执行和运用能力;也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特别是前沿性、引领性的新知识,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当学习、求知、探索成为一种常态,一种生活方式,个人成长和发展、本领提升和增益自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养分”。 实践是增强本领的“锤炼场”,也是检验本领的“试金石”。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等一系列实践表明,越是紧要关头、关键时刻,越能激发潜能、锤炼能力。对党员干部来说,就要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提高应对变局、服务大局、开拓新局的能力;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在扎根基层艰苦历练中,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此,才能锤炼真本领、硬本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其实,本领恐慌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在我们企业也同样存在,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此,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深刻反思,树立强烈的本领不够的危机感,常怀“本领不足”的忧患意识,从上述要求中要有新的感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刻不停地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本领,增强独当一面的才干。 (总公司办公室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