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端午节要来了。每每此刻,小时候的情景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 小时候,是妈妈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全家人包粽子,印象里好像是端午的前一天就要买来粽叶,回家后要把粽叶煮一下,把糯米泡上,将红豆、红枣备好。端午一早,妈妈早早起来,把所有的原料都放在身边,坐在那里就开始包了,先是拿起一片被煮过的青绿色粽叶,一扭,就成了有一条长长尾巴的“无漏的斗”,然后再先后顺着“斗”插入几片粽叶,最后变成一个大大的“无漏的斗”,然后在里面搁些糯米,再随意地放上红枣、红豆或其它的点缀物,然后再放上些米,然后把“漏斗”的长长尾巴从“漏斗”的周身绕一圈,以用来封口。最后用一根“大针”,我们这里方言为“”鱼贯“将“漏斗”的尾巴穿过粽子的肚皮,这样一个标准的四角粽子就成型了,整套动作利索、干净,仅仅一会儿的功夫,一大锅粽子就上火了。慢慢地,香味飘了出来,待一家人围坐桌边,品尝着粽子的同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们都巴巴地追问着大人们关于端午的由来,小小的粽子里包着的,除了味道,还有亲情、关爱,自然也包含着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 在我的故乡苏北盐城,包括宿迁、灌云、灌南等地方,称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为“五月端”,除了吃粽子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小孩子们尤其是十岁以下的孩子,都很高兴地被大人们扣上由红绿黄等不同颜色组成的丝线之类的东西,这在我们这个地方,俗称是——“绒”。 在我童年时代,听大人们讲,逢“五月端”,孩子们扣点绒是为了压“邪”,主要是阻挡“邪气”、“恶鬼”的侵袭。如果哪家孩子不扣上绒,有可能被“邪神”、“恶鬼”袭击,沾上“怪”气,得上“怪”病,弄上灾祸。所以,一般人家在过端午节的时候,都尽量上街购上几尺绒,回来待中午吃过饭,在孩子洗完澡后,把绒扣在孩子的脖子上、两手脖上,对较小的孩子还要扣在两脚脖上。大人们将孩子扣好绒后,心里面好像自感踏实些,能确保孩子的平安,不遇上“邪”气什么的不祥之兆。这就是人们为小孩扣绒的传说。而在现在人们看来,扣绒不过是为孩子营造一种欢乐的氛围。 到了农历六月初六,也就是孩子们扣绒达一个月后,是开始解绒的时候了。传说,给孩子解“绒”,意味着“邪气”、“恶运”已过,那些“不祥之兆”不会再来了。大人们就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将孩子们的绒剪断,解下来。它的作用可不小啊!传说有两种作用,一则是将孩子们的绒放在树枝上,供大喜鹊衔去为小喜鹊扎小尾巴用,表示庆贺小喜鹊开始“成才”,能远走高飞了;二则大人们将孩子们的绒放在自家的屋顶上,到夜晚,被喜鹊衔走,送给牛郎,为他和织女见面时搭桥之用。 诸如这些 “包粽子”、“扣绒”、“插艾草”、“孩子们穿新衣服”“给孩子吃火烧的大蒜”……等端午习俗已渐渐被富裕的新生活所冲淡。但不管时光如何变幻,我都难以忘却年少时妈妈包粽子上下翻飞的手,那全神贯注的神态;爸爸给我们买新衣服,给我们扣绒时,我们激动无比的心情;还有一家人围着一桌丰盛的端午午餐用餐的气氛。即使岁月再久远,距家再遥远,在我的内心里,始终都无法忘却,这,也许就是我的端午情结吧,挥不去,吹不散……(吴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