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而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丢失自己。 范仲淹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那么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么就跟自己比吧。 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行为、思想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那么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看来,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要把“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出发;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要总结、反省自己,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 一个人的“旧我”和“新我”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跟自己比,就是它们斗争的一个个过程。真战胜假、善战胜恶、美战胜丑、勤奋战胜懒惰、乐观战胜悲观、希望战胜绝望、高尚战胜猥琐……这应该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结果。高尔基说:“最伟大的胜利——战胜自己。” 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的朋友: “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胡乱地、盲目地跟人比较、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做人与处世》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