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万事,不过就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 几乎所有人都曾有过梦想,但是最后梦想成真的有几人?当你青春逝去激情难再,整日哀叹生活的艰难时,你可曾听到过你死去的梦想,在你心底最偏僻的角落低声抽泣? 也许你觉得梦想之所以没能实现,是因为生活所迫,是因为时势所逼,是因为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奔波劳累,徒呼奈何……然而事实上,命运从不偏心,时运也从不特别仇恨某个人,你之所以离梦想越来越远,说到底,终究是不读书之过。 说到不读书,不得不提一提爱因斯坦,他有句话被无数人引来证明自己不读书是有道理的,“人在一定岁数后,阅读过多反而影响创造性”。当然,我们见过太多类似言论,只是这句话由大神口中说出分外霸气逼人,令人不敢质疑其道理。 大神说的话当然不会错,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一个道理:爱因斯坦之所以敢说这话,是因为旧世界的道理他早已烂熟于胸,开始开拓新世界的大门了。而我等凡人,连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都还完全没摸到边儿,简单来说就是,以大多数人读书之少,还根本没资格影响到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之类。我们之所以没能创造自己梦想中的生活,说到底,还是不读书之过。 我们看到了大神们的成功,但是我们即使努力高估,也往往大大低估了大神们的阅读量,他们经历了浩如烟海繁若星辰的阅读之后,随口对读书感慨一句,就让那些一生读书还不到枕头高的人如获至宝欢呼雀跃。进而死死认定自己的不成功是天赋不足、创造不够等等。其实那都是幻觉,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问题,都不过是一懒、二拖、三不读书,如此而已。 然而书该怎样读?我敢说,那些有成就的学者,绝不是死读书的。爱因斯坦前一天还在感慨自己可能一辈子也搞不懂相对论了,结果第二天一觉醒来,就找到了答案。可见书要读,梦也要做。读书是紧,做梦是松,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有人问,为什么有很多学者,一辈子皓首穷经,可谓满腹经纶,却还是一事无成呢?我以为,是他们在浩瀚的书籍中迷失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知识如杂乱无章的仓库,该用的时候却找不到,碰到问题无法凭一生所学解决,那些书没能够成为他们人生的助力,却成了他们人生的行囊,越积越大,压得他们反而见不到人生的风景。梦想可以慢慢实现,但绝不可以丢开一边,拖啊拖啊,就忘了。 梦想是什么?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想就是你每时每刻都在想的东西,它未必真切,却一定存在,它是你心底最深层的愿望,是你人生最想达到的目标。离开了梦想,读书就变成了一项机械的运动,离开了读书,梦想就成了一座架在空中的楼阁。只有有梦想的人,才能从读书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一步一步接近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要说的是,梦想可以慢慢调整修正,但可以读书积累的光阴,却是过去一点就少一点,如果你暂时还没有清晰的梦想,依然可以在读书中积累自己的底蕴,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人,命运不会太差。 读书成就梦想,智慧创造未来。世间万事,不过一懒、二拖、三不读书。(杨彬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