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参考) 家庭是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生儿育女的摇篮,是培育家庭美德的场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位。我们每一位员工要精心地爱护她、培育她。 家庭文明礼仪一: (一)夫妻和睦。婚姻是缘分,夫妻是最长久的伴侣,成之不易,结合伟大,双方要珍视她、维护她,不能三心二意存他念,不能表里不一分心眼。要互相尊重,互敬互爱,男女平等。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共同支撑家庭。有分歧不吵不闹,摆在桌面上,谁对按谁的办;有差错,互相宽容,共同承担责任。要互谅互让,不分你我,工作上相互支持,家务上共同承担。夫妻之间是最贴心的心理医生,互相体贴、互相照顾,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名医良药。经济不分家,荣誉共享受,困难同克服,夫妻恩爱长相守,白头偕老度人生。 (二)关爱老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有双重父母,人人都要做双重父母。要尊重和关爱双方父母。要牢记: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也报答不尽双方父母的养育之恩。对双方父母要同等对待,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对待老人不嫌弃,不虐待,要把他(她)们放在尊贵的地位去对待。家有老人是儿孙们的福气和骄傲。上班下班都要与老人打招呼,说声"我走了"、"您休息好"、"我回来了"、"您今天过得愉快吗",等等。年轻人要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想吃什么给他们做点什么,衣服宽松大方,勤洗勤换。要特别注意给老人以精神慰藉。按照他们的情趣,支持他们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一旦有病闹灾,要亲近扶持,不惜花钱求医问药,要像他们哺育我们小时候那样擦屎端尿地侍候他们。老人不在跟前的,要理解老人想念儿女的心情,常回家看看,经常打电话报平安,以示对老人的安慰。 (三)热爱子女,教育后代。养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子女更是父母双方的重担。不能推给一方去管,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家庭整体品质、气氛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从婴儿咿呀学语开始,他(她)就在接受家庭的熏陶。因此,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将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影响。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言行,一定要文明礼貌,不吵不闹不说脏话,给孩子铺垫一个良好的基础。教育子女方法要得当,不打不骂不训斥,善于启发引导,多表扬少训斥,教育他们克服缺点、发扬成绩。 (四)对待双方亲属、朋友一视同仁。夫妻各自的亲属、朋友要同等对待,不能各自强调自己一方而忽略或疏远另一方。只要心思摆正,夫妻之间就不会互相猜疑。要帮助都一样,要接待都一样。都视为自己的亲属、朋友,对待也就自然一样了,夫妻间也就不会产生矛盾。 (五)邻里团结,和睦相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相处,和睦为贵,互相关照友谊为重。拮据拆借、纠纷调处、患病医治、遇险求助等都要伸出友谊之手。楼上楼下,动作要轻便;屋内屋外,不吵不闹;公共楼道,不挤不占不涂抹;保持公共卫生,不妨碍他人。邻里之间应尊称大爷、大娘、叔婶、哥嫂、兄弟等。见面要相互问候打招呼,"您好"、"早晨好"、"晚安"等问候语应当常用。 (六)勤俭持家。勤俭办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治家也不例外。生活好了不忘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经济宽裕了不忘节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不能大手大脚随便花钱、损失浪费。钱花在当处,事办在好处。居家度日,既不寒酸,有损形象;也不奢糜浪费,寅吃卯粮。生活有度,持家有方,收支掌控,衣食住用行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别人看了都会称赞羡慕。 家庭文明礼仪二: 一、带头讲文明,讲礼貌,使用礼貌用语,养成家庭成员间互致问候习惯。 二、夫妻之间和睦相处、互相谦让、行为得体。尊老爱幼,保持家庭和睦,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营造文雅、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 三、要举止文明、情趣健康、言行一致、敬业进取,各方面为子女做榜样。 四、处理好邻里关系,和睦相处,乐于助人,一旦发生矛盾要谦让,并以此教育孩子。不在子女面前说别人的坏话。 五、勤俭持家,不摆阔气,节约粮食和水电。 六、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比较安静的环境,不在孩子面前从事有碍孩子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如:招人来家玩牌、打麻将。晚上应要求孩子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节目,有目的地、适当地向孩子提供一些书刊杂志等。要经常听取孩子的学习情况自我汇报,检查孩子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无特殊情况,不让孩子请事假或迟到早退。 七、尊重孩子的人格。教育孩子注意时间、场合,不在学习、进餐、睡眠时训斥,不当众指责。不使用偏激的、侮辱性的语言和粗暴的手段。 八、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教会孩子做人。乐于跟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苦乐。善于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认识和克服弱点。 家庭文明礼仪三: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骑车不违章,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二、看见老人、小孩、盲人过马路,应主动前往帮助;遇见问路,应热情回答并指引。 三、乘公共汽车,应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与人争抢座位。 四、公共场合(门口、电梯口等),遵守秩序,对长辈及领导应礼让。 五、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刻、乱涂、乱画。 七、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到公园游玩,不摘花折枝,也不在树干上刻字。 八、保护有益的动物,不虐待动物。 九、按照有关规定燃放烟花爆竹。 十、做文明观众。观看演出和比赛,不大声喧哗、不吹口哨,不喝倒彩。节目结束时要鼓掌致意。 十一、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德育基地要守纪律,不随便触摸展物,祭扫烈士陵园要保持肃穆。 十二、与人发生摩擦时应谦恭礼让,以理服人,不骂人,更不出手伤人,必要时可请民警帮助,或设法通知学校。 十三、员工以身作则要求子女不进网吧、舞厅、酒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 十四、不轻易与不相识的人交朋友,不接受陌生人馈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参加任何非法的帮派组织,不聚众斗殴。 十五、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做到知法守法。对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要进行劝阻或及时报警。 家庭文明礼仪四: 一 、居家克己。 1、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期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最好是一对夫妇,一对夫妇的前去,家中小辈兄弟姐妹前去,这样人既不多也不烦杂)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2、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班或上学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 3、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 4、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 5、朋友哪怕是兄弟姐妹来,也要站起身来,如是长辈老师的话,站起身来并微一躬身,长辈立不可坐,长辈让坐时方能就坐。 6、两人一同行礼问安或陪同他人去行礼时,如旁人须行礼自己不用行礼时,旁人行礼自己先不能就坐,等旁人礼毕就坐后自己方能坐下。 7、居座行礼时,应先站起离座,站到一旁,然后行拜, 再起身复位,且莫从座上直接行礼。 8、出门时候 衣冠要整。 9、 即使在家, 亦不要大声喧哗。 二、 待客之道。 1、有客拜访。应将家收拾整洁,着正装,衣着整洁,尤其夏天更为注意,不随意出门,侯客而到。 2、客人来,应主动迎出,与客人在门外拱手,主人伸右手请客人入,客人微一躬谢礼后方可进入,主人在前引路客人跟其后,客人应将鞋摆放整齐,客人走时脚步应轻些,以免打扰其他家人,主人请客上座,自己坐客位,客人谢坐后方可坐,主人侯客人坐后而坐,起席,客人先站起来,主人方能站起来,送客送出门。 3、如内有客人,应都起立,主人为其一一介绍,相互都要见礼,方可就坐,按说,晚来的客人应众人都坐后方才就坐。 4、主人送茶送水应主动下地亲自奉与,客人双手接过,点头示意。先奉老后奉少,先奉生后奉熟。 5、如只有两人面对面谈话时,有客人进来时,应主动站起来,让出座位默默退侧到一旁客位,来者坐下后自己才坐,自己在一旁不要插话,等二人相邀时方可加入谈话内容当中。 6、递接物品时应双手拿稳物品奉上(古礼 单手为“递”双手为“奉”,长辈上级用“递”,晚辈下级用“奉”),长辈老师所送礼物,不应推辞。 7、如会尊长或老师,则入门后须行礼问好,自己主动坐客位。 8、遇节日,亲朋好友之间应相互拜访串门,相互馈赠礼物,每家每户都要走到送到,晚辈或学生主动到长辈或老师家里去拜节问安,在路上认识人之间相遇应行古礼,如作揖等。 三,谈话交流。 1、等对方说完话自己再发言,不要插话,随便打断别人讲话。 2 谈话时身子不要乱动,不翘二郎腿,不扪脚。不东倒西歪。 3、谈话时,不要一直用眼睛盯着对方看。 4、谈话时不要用手指着对方或他人。 四,聚会有制。 无论是聚餐还是出席会议,多人皆坐一张桌子时,应请老者或长辈居上座,其次左右两边客位按辈分年龄先来后到依次排之,自己如是东道主的话应坐末位。 古代用餐时的座次,汉至南北朝为分主客位的分餐制,主人居北边上座,客人分坐室内左右两侧,皆有单独的餐案餐具;隋唐时出现长条方桌,没有了单独的餐案,但每人依然有自己的餐具,其座次排位皆如故;清时普遍已用圆桌, 一齐聚在一处,沿用至今。 五、行礼有仪。 1、谢礼:如果要谢谢别人的话,不要只说口头上的谢谢,应站起身来行礼作揖,如对他人表示歉意也应作揖或顿首表示自己诚心悔过。 2、见面之礼:平辈好友同窗相遇时,应面对面一同相互作揖;兄弟姐妹或其他人相遇时,应为幼者或年纪辈分小的先行礼,对方还礼;男女之间男士先行礼,女士还礼;遇自己长辈师长时,应主动行礼,为长辈者对晚辈只颔首还礼便可。 六、学门肃清(教育自己的孩子) 1、在校园中如遇师长装扮人走过应停步,侧身一旁让其先过(无论认识不认识)。 2、对高年级或低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学兄学姐/某某学弟学妹”称之,对学兄学姐应有其尊重。 3、对同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同学“称之。 七、长幼有序。 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年幼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某某哥/姐,做到待之以敬,为长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某某弟/妹,做到待之以礼让,无论座次、事物名额、分发物品,处处做到让幼者为先。 八、称谓之礼。 关于名字的问题,现在我们习惯性的管同辈人群或同社会圈子中的人直呼姓名,或者关系亲密点称名字认为是表示友爱的方式,实际中华礼仪中,一般只有父母偶尔称之或自己用谦辞时提到,在古代甚至君臣之间亦不能直呼其名,多称其职称或者叫字号,由此可见名只用于标书立传,户口注册人物登记中,可同社交圈中一般都以姓后冠以职称呼之或者叫某某君,尊敬但有很亲近的叫某某兄/某某姐,再亲密一点的直接称字,没有字的称号或者如兄弟姐妹般,以仁兄贤弟尊姐贤妹呼之。当今社会可称呼“先生”、“女士”、“同志”等等。 家庭文明礼仪四: (一)起居礼仪。 1、按时作息。睡前要向父母道声“晚安”,有顺序地脱鞋解衣,并摆放整齐。如果夜间起来上洗手间,要尽量轻手轻脚,以防打扰家人休息。如果老人需要早休息,不要打搅。 2、以身作则并教育小孩,早晨起床,穿衣、叠被、理床,迅速而有条理。如果父母或家人未起床,要轻手轻脚,不吵醒他们。如果父母或家人已经起床,要主动向他们问“早安”。 (二)就餐礼仪。 3、进餐前要先请长辈或客人就坐。主动把合长辈或客人口味的菜摆在他们面前。进餐时尽量不发出声音,不口含食物讲话。夹菜时不要用筷子在盘中挑拣,尽量不起身;如果有公筷或公勺,要尽量使用公筷或公勺。 4、自己用完餐后,尽量不提前离席,如果确实需要提前离开,应该轻声向家人以在座客人礼貌打招呼。全家人用完餐后,应该主动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三)交往礼仪。 5、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辞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6、与家人交往常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话语。出门要主动与长辈说再见,回家要主动与长辈打招呼。 7、如外出不能按时回家,应该及时给家人打电话说明原因。 8、要诚恳接受长辈的教育和指导,和家人有不同意见时,要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不赌气,不吵闹。 9、到家人房间先轻声敲门,经同意后再进入;不乱翻家人的东西。 (四)待客礼仪。 10、家里来客人时,客人进门后,不要冷落客人,要主动亲切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请客人入座;客人入座后,应准备茶水或饮料,双手递送。 11、客人离开时,应该礼貌目送,不要立刻大声关门。 12、接听电话要热情,说话时音量要适中。当听到电话铃响(一般不应超过三声),便要拿起话筒,说“您好”;接话完毕,应谦恭地问一下对方“请问您还有什么事情吗?”;通话结束时应该说“再见”,并轻轻挂断电话,切忌鲁莽地将电话“咔哒”一声挂断。在一般情况下,接电话者应让对方先挂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