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等。大学里流传这样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教授的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女少男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 核心提示 ●善良,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同情,而同情则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人就是从同情心的丧失开始沦为“兽”的。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 ●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 朋友们好!特别高兴能够回到我的老家来和大家交流,尤其是在上海图书馆这样一个地方。我非常喜欢图书馆的氛围,大家安安静静地看书,周围摆满了书,给人的感觉十分神圣、高贵。记得我是11岁开始来上海图书馆的,现在已经五十年过去了。非常感谢上海图书馆,在这里我读了很多大师的书,从他们的书中,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读他们的作品,觉得和他们的灵魂有一种交流,而他们的灵魂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今天我要讲的主题:善良,丰富,高贵。下面就具体谈谈对这三种品质的理解。 善良——生命的同情 善良,其实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同情。 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同情心是人和动物区分的开始。有了同情心,人和动物就不一样了。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如果没有同情心就是“非人也”。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看的,比如,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利己本能,生物总是趋利避害的,这无可非议,不管人类如何进化,还是属于动物;但人不光有利己本能,还有同情本能,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同情心。 同情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亚当·斯密说,人类有两种最基本的道德,正义和仁慈。正义就是不可损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慈就是要帮助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最基本的道德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可以这么说,人和动物的区分是从同情心开始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就是从同情心的丧失开始沦为“兽”的。一个人要是没有了同情心,那什么坏事都能干。所以,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就是孟子所说的“非人也”。如果一个社会普遍缺乏同情心、缺乏善良,或者一部分人邪恶、不善良,而又不受制裁,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反而受害,人们就会不敢善良,这样的社会就不是人待的地方。一个好社会和一个坏社会最基本的分别就是能不能给人一种安全感,如果普遍没有善良,这样的社会就没有安全感。一个优秀的灵魂,其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善良,对生命有一种感动。很多大师都对生命怀有一种敬畏,比如泰戈尔,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诗,“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有一个著名的探险家,在荒野上看到一朵野花,马上就跪了下来,说天主到这里来过。 对生命的感觉是很重要的,但又是很容易麻木的。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过一个女孩的来信,让我特别感动。她说:在我眼中,你不是一个学者,也不是一个散文家,你是一个生命,你是一个善于聆听其他生命的生命。我读你的书,就感到是一个生命在静静地聆听另一个生命。她最后没有落款,而是在落款的地方写了这么一句话: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看完这封信特别感动,就想找到这个孩子,但信封上没有她的名字和地址,邮戳是河北的一个小地方。后来我写了一篇题为《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的文章,题目其实是抄她的,但我没办法偿还她,因为我始终找不到她,到现在还是找不到她。 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本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职务,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的。可是慢慢地,我们就不是作为一个生命来生活了,而是作为一个身份或者所谓身价,很少去倾听自己的生命到底要什么东西,更普遍的是追求物质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似乎财富是最值得追求的,而全部的生活内容无非就是赚钱和花钱这样两件事。其实,中外很多哲人都认为,人的生命对于物质的需要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物质并不能让你的生命感到真正快乐。我认为,物质的欲望是被社会刺激起来的,而我们往往就被这种物质的欲望所支配,而忘记了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一方面对自己生命的感觉麻痹了,另一方面,相互之间也不是用生命对生命的态度来对待,往往是身份和身份之间、利益和利益之间的较量。人和人的关系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关系,而是利益的关系,我觉得同情心的泯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生命感觉的麻痹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现状来看,人们善良的缺失和对于生命感觉的迟钝比较普遍,这是很可悲的。我在北京看《新京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凶杀案,而杀人的原因和杀人的行为之间极端不对称,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一个很小的理由或者很少的钱而杀人,暴露出对生命麻木。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我相信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善良的种子,为什么有些人善良的种子烂在里面了呢?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不懂呢?其实,儒家文化是很讲究同情的,孟子说,恻隐之心是“仁之端也”,没有恻隐之心是“非人也”。“仁”是儒家道德的核心,可是,我们想想,中国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对生命是什么态度?这种善良是不是得到了发扬?没有。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于生命其实是很残忍的,基本上可以说,在专制权力面前,生命等于零。“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大臣得罪了皇帝,往往是被满门抄斩,甚至株连九族,成百上千人被杀掉,人命是不值钱的,其消极影响广泛而深远。 有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善良缺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乃至不敢做善事,是市场经济造成的。我不赞成这种看法。其实,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能产生很多好东西。我们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秩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状态,而是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叫法治,所以,我认为建立一个法治健全的社会是关键。法治社会的出发点就是保护生命的权利,保护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同时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如果损害就要受到法律惩罚。 丰富——心智的优秀 人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这是人和动物更重要的区别。人有精神能力,而动物只有生存本能。人有哪些精神能力呢?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的精神能力分为三种,即智、情、意。智,是指思考能力。情,就是情感,有对爱和美的体验。意,是指意志,就是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按照道德做事,可以说就是信仰。智、情、意,就是人的智力生活、心灵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三种生活组成了人的精神生活。可以看出,智力生活与真相对应,心灵生活对应的是美,道德生活对应的是善。从人类精神领域来说,智与科学相对应,情对应于艺术、文学,意对应哲学、宗教。人类应该去享受这些东西,而不是单纯地生活在外在世界上。现在,社会上浮躁现象很普遍,很多人都是生活在外在世界,而没有自己的内在世界,或者内在世界很单薄,人们的全部生活仿佛就是挣钱和花钱,这是很可悲的。这就是精神贫乏,是与“丰富”相反的。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是这么过——只有物质,而没有精神,纵使他再有钱,我都会说,他是度过了贫穷的一生。 首先,人应该过智力生活。头脑是上天给人的一个恩赐,因为人有头脑,所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充满兴趣,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这是人类最可贵的禀赋,在运用这种能力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事实上,有不少人却误认为,人有头脑、会思考,是为了解决衣食等生活问题和对物质的欲望,似乎人类头脑的价值就在这里。其实,从人的享受来说,精神能力的运用和得到满足是更高级的享受,思考问题的过程充满着快乐,这种快乐是任何物质享受不能比的。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人,都会把精神能力的满足当做更高级的快乐。我特别喜欢一个叫约翰·穆勒的英国哲学家,他认为,人应当追求快乐,但快乐是有层次高低的,人的精神能力的满足是更高级的快乐。如今,不少人只是沉湎于身体、物质这样低层次的快乐中,而觉得世界上没有更快乐的事情了,这是很肤浅的。约翰·穆勒说过,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但很多人的这个“苏格拉底”是沉睡的,甚至再也醒不过来了,这是很可悲的。 我想强调一点,人的智力生活的满足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价值,我们不要用物质成果来衡量它。对于今天中国的教育来说,更应该是这样。我觉得,智育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当今的教育往往把功利放在第一位,所谓的知识是很狭隘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一点东西。大学只是一个职业培训场,中小学就是为了高考而准备。中国的孩子很苦,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很少有玩的时候。其实,孩子的天性是需要玩的,只要我们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他们自然会学习的。如果强制孩子学习,就会让孩子反感,怎么可能学的好呢?孩子的兴趣是自发的,只要保护好、引导好,自然会发展得很好。我很担心,现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单调的、不丰富的人。 另一个是心灵生活,人应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对爱、对美的体验。当然,人们可以去争取做一个物质上的富翁,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精神上的丰富无疑是更重要的。只要成为精神上的富人,即使物质上贫穷一点,也还是幸福的。如果把全部的幸福寄托在外在物质上,一旦财产、地位没有了,人也就垮了。所以,人在精神上要有自己的家园,有了精神家园,不管外在有什么变化,你照样会有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怎样丰富自己呢?首先要有独处的习惯,经常反思一下自己。和交往相比,独处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独处的能力,那么他丢掉的是灵魂,会变得浅薄。如果没有交往的能力,丢掉的不过是利益,我宁可丢掉利益,而不愿丢掉灵魂。其次,要通过读好书来形成更高的自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读好书的过程就是接受大师熏陶的过程,自己的灵魂也会越来越充实。现在外面的书太多了,但很多是“垃圾书”,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我主张少看一点畅销书,多看一点经典读物,虽然经典书大部分是不畅销的,但的确让人受益无穷。阅读本身应该是精神生活,让人感到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启迪,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的过程是人的灵魂提升的过程,多和大师们交流,慢慢地,读者和大师的精神就接近了,能从大师的角度去看世界了,这是多大的愉快啊!所以我认为,读书的品位要高,这样才有意义。我们这个时代看重享受人类的物质财富,享受高科技的成果,但在书籍中,积累着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果不阅读,这笔财富是不会属于你的。事实上,这财富是向所有人敞开的,但很多人并没有去享受这笔财富,我觉得这是很可惜的。 高贵——灵魂的尊严 接下来,我再讲讲高贵。这里所讲的高贵,是指灵魂的尊严。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提到高贵,其实高贵在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古希腊、罗马时代,高贵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价值。但那种高贵不是指地位,而是精神上的高贵,我从古希腊的哲学家身上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尼采说过,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具有帝王气派的精神隐士。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军队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灵魂的高贵、做人的尊严尤其体现在道德上。康德认为,人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个是肉体的存在,是属于自然界的,要服从自然规律,是不自由的,由自然支配。另一方面,人是精神的存在,有灵魂,有头脑,从精神的存在来说,人是自由的,并不服从自然规律,受道德规范约束。道德不是自然界的法则,是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康德说,人是自己行为的立法者。这就是人的高贵之处。实际上,道德法则和自然法则是相违背的。自然法则是趋利避害的,利己的,但道德法则要考虑到别人的利益,这是人的自由和伟大之处。 从这个意义上,康德说,人是目的,在任何情况都不能把人作为手段。所谓“人是目的”,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是道德、精神层面上的高贵。而不能把这个意义上的人作为满足物欲的手段,当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做不道德事情的时候,人就只是“手段”了。 对待他人也应该这样。不能把他人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而要把每个人都看成是有尊严的人,有灵魂的人,让灵魂与灵魂相对等。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尊严感,道德滑坡根本在于尊严问题。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建立在灵魂高贵的基础上,要教导人们做高贵的人,做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必然是道德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普及尊严感,讲道理、守规则,从而良性竞争,这样的社会才会是美好的社会。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根据周国平先生在上海图书馆演讲编辑整理 推荐人 闻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