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中华文化的精义似仍未为世人所普遍认知 ●讲汉语的人思维速度更快 ●“道法自然”不仅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也是中国先民总结出的顺应宇宙法则秩序的一种大智慧 ●中华建筑常比附天地 ●中华绘画艺术追求的真谛是似与不似之间 世界文化大体有两种:以欧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近百年来,西方文化在世界传播已较为充分,而中华文化的精义似仍未为世人所普遍认知,本讲座拟择其精妙处予以介绍。 一、文字之妙 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被选作联合国工作语言,使用的人多固是一大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当在于汉字历史悠久,是东方文明的主要载体。其次,使用汉字的国家较多,如日本、朝鲜、越南,都曾长期使用汉字。若从汉字文化圈这个概念来看汉字,其影响则更大,可能遍及大半个亚洲。汉字为什么会被这么多人使用,除了中国是大国,文明开化较早且优秀等原因外,汉字本身具备的以下诸多优点也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简洁并富于表现力:表述同等量的语言内容,汉字使用的印刷符号最少;用汉语写出的文章,不管是说明文还是论说文或其他文艺体裁,均能做到语言简省而语义丰蕴。如汉语对联,少到上下联仅几个字,其蕴意就能相当于一篇短文。其更妙处还在于除了字面意义外,有时还能语出双关、余音缭绕。如“窃国大盗”袁世凯死时,有人撰了这样一副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从字面上看,是悼念袁世凯,颂扬中华民国,而此联却上联5字下联6字,正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五四”时期的不少学者陷入误区,认为汉语一字一音,不易读,不易识,不及英文只要认识26个字母就可以解决语言问题。殊不知,认识26个字母顶多解决读音问题,并未能解决理解记住词意问题。光会读有什么用呢?汉字在构词上有共性可言,英语和其他语言多一词一义,没有共性。在构词上汉字只需认识不多的字就可以通过共性了解很多衍生词的词意。如“山峰”、“山头”、“山腰”、“山顶”、“山脚”、“山风”、“山岚”等都与山有关系,既容易理解也容易记。而英文则每个词的构成均不一样,这样则造成了一个现象,即学了10000个英文单词可能还解决不了阅读和理解问题。而汉语扫除文盲只需要认识1500个字,一般大学生认识的汉字量也就3000个。这样一比较,汉字的先进性就显而易见。 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而英语的最小单位是词。汉语的词是由汉字组合而成的,因而词增加而汉字常不需要增加,如“飞机”、“火箭”、“飞船”、“电脑”,初出现时都是新名词,汉语只需按照其功能特点去组合命名就行。“飞机”就是能飞行的机器,“电脑”用电的,又能记忆,又能思考等,这不就是带电的一个大脑吗?而英文产生一个新名词就要造一个单词,以至于有人提出26个字母造词不够用了,要把英文字母扩展为40个。 汉语21个声母、35个韵母和四种音调变化,使得汉语的发音种类多达近3000种,真正使用的有1200种;而英语总共才20个元音和20个辅音,一共就400个发音种类。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发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越快。因为更少的发音意味着更快的说话表达速度。而思维活动其实就是我们在心里的一种说话过程,故而发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越快。 二、哲学之妙 汉语中原无“哲学”这个词,但不等于中国没有哲学,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哲学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完全可以与西方哲学相抗衡。其至精至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法自然。“道法自然”不仅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也是中国先民总结出的顺应宇宙法则秩序的一种大智慧。 顺应自然包括顺应大自然运转节律和顺应事物自身规律两个方面。中国第一本哲学著作《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图中白的代表阳,黑的代表阴,一年中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种冷热交替的节律亘古不变,所以古人把它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即规律,规律就是要人遵循,如何遵循?中国是农业大国,春夏偏温,利于作物生长,故主生主长;秋冬偏凉,作物生长缓慢或停止,故主收主藏。在养生方面,人同农作物一样,也要顺应自然节律。“阳主动,阴主静”,生命体也应遵循这一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2、遵守中道。.“中道”文言又称“允执厥中”,就是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道。比如喜过了就会疯,范进中举即是;怒过了就会脑溢血。太安逸不行,人生活如猪,一定会生病;太辛劳不行,夜以继日早晚会病倒。关键还是一个“中”字。 3、和道。最早给“和”下定义的是周朝末年的史伯,面对周朝即将灭亡,周幽王问史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史伯回答说周朝违反了一个“和”字,他认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即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且多样性必须统一协调。“同”与“和”相反,变多样性为“同一”。比如这个世界都是男人,就是“同”,这个社会就不能延续。一个乐队,要有多种乐器互相协调演奏才能好听,虽有多种乐器,但某一个乐器太突出,和整个乐队不协调,这就叫不和谐,就奏不出优美的乐章。 三、军事之妙 中华先哲在战争规律方面,早在先秦时期就作出了许多智慧的总结,具体体现在先秦的一些军事著作中,比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等。虽然目前战争已进入现代化,但这方面的智慧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第一是重道。“道”就是民心,因为打仗总是要由“人”去打,人民如果不愿意效力,这仗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取胜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是重视天时地利。赤壁借风破曹是为得天时,韩信囊沙壅水是为借助水势。 第三是上兵伐谋。意思是指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使用谋略胜敌,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一句话,善用兵者,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四是兵者诡道。所谓“诡道”具体说就是兵书上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如孙膑减灶示弱以诱敌深入,终于大败庞涓于马陵。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檀道济量沙充粮均是以诡道取得胜利的典型战例。军事上讲兵不厌诈,兵以诈立,把诡道强调得非常重要。 四、建筑之妙 中华建筑常比附天地。上大下宽,天覆地载,四平八稳,大屋顶、大庭院、大门窗、大进深,使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阳光、空气、水源得以充分地利用。 建筑是凝固的、是静止的,但中华建筑却在静中寓动上动足了脑筋。如屋顶和亭榭之顶都有弧度上翘,有的还层层重叠,给人如巨鹏展翅般的飞动感;廊檐也多走势蜿曲,顶部飞檐上翘,给人以动势;院墙多有脊,呈高低起伏,仿佛奔走回环的游龙。此外还常把流水引入建筑群,建筑常错落有致,使整个建筑群充满了动感与生机。 中国建筑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十分注重借用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国园林多把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融为一体,能做到移步换景,时移景易。除了巧妙利用自然之景外,有时为了融合自然还会人造假山和溪流河池,以期与自然紧密相融。 中国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铆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从而使建筑具备“韧性”,因而能够抗拒自然灾害,牢固耐久。 五、诗文之妙 中国为诗的国度。诗词在中国不仅起源很早,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诗词为什么会这样深得众爱?我认为其因大抵如下: 1、言志缘情。诗的主旨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言志,二是缘情。所谓言志,就是表达志向,按照中华文化精神,所谓“志”主要指大志,即天下之志,也就是报效民族国家之志。所谓情,主要也当指爱国忧国、爱民忧民之情。当然,诗歌抒发的志与情要比上述更广。那么,言志缘情托之于其他文学形式当均可,何必非诗呢?这主要是由于诗语言简练、音调和谐,用其言志缘情既极易被人接受和传颂,也极易被记忆。 2、词浅意深、言近旨远。中华诗词写得词意高深费解者固不乏其例,但脍炙人口,在民间得到长久流传的诗词却常具有词浅意深、言近旨远之妙。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虽是大白话,却是一幅画,唤起了古今多少人的思乡之情。又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字面上讲的是登高可望远,其深层却蕴含着一种哲理,就是告诉人们任何事都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3、意境如画、生动感人。中华诗词与散文及绘画一样都侧重于意境的营造。意境是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即客观事物与艺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 4、音韵和谐、达情尽意。作诗填词必须押韵,而押韵是收尾韵母相同,读来给人以声调回环之美。我们仍以前文所提的《登鹳雀楼》一诗为例,王之涣的这首诗仅20个字,不讲韵,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白色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黄河在奔向大海,如想看得更远,那就再登一层楼吧。这样虽语义一样,但却平白如话缺少了该诗音韵的感染力。如不讲究平仄,把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变动尾3字的次序,改为“黄河流入海”,句意虽同,但请你读一下,体会一下,我看恐怕最高级的朗诵大师也很难把诗句中那种黄河一泻千里、奔向大海的气势表达出来。 六、书画之妙 中华民族为世界艺术创造了一个独特而高妙的艺术种类,就是书法。文字的职能是记录和传播语言,怎么会通过书写就成为艺术呢? 汉字的构成虽有象形、指事、会意等六大规律,但其最早、最基本的规律是还是象形,象形文字的特点就是用线条去描摹物象,但由于字必须是方块状,因而在描摹物象的同时,还不得不考虑到线条的粗细、刚柔、力度和长短的适度以及空间的均衡对称,即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需考虑线条的形式美。后来,我们祖先借助毛笔的丰富表现力,不断有意识地加强这种美,并通过书写变化以传达感情。艺术的构成要素是美和传情达意,这样就在我们祖先对汉字不断地书写探索与创造中演变成了艺术。 书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艺术?有人把书法与音乐相比,认为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音乐是以优美的旋律感人,书法则是变化多姿的线条和空间的黑白分割变化以感人。书法艺术的妙趣“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入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唐·张怀瓘《书议》)。联系目前亚洲乃至全球的“书法热”和书法艺术品拍卖价格之昂,可证古言之不虚。 中华文化不仅开创了书法之妙,在绘画上也同样别具一格地登上艺术之巅。西方在毕加索之前其绘画宗旨基本上就是对物象的描摹,而苏东坡早就指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可见中华绘画不是单纯追求物象描摹,中华绘画艺术追求的真谛是似与不似之间。其实这一观念早在殷商时代的艺术品中就有充分的反映。自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文人画诞生后,绘画“以形写神、画中有话”这一意旨即得到充分张扬,至明代徐渭、清代“扬州八怪”,更把诗、书、画融为一体,使文人画已臻妙境,其品位之高,堪称绘画艺术中的极品。 七、中医之妙 中医是中华文明探索生命奥秘的智慧结晶,今天我简要概括4点:一是“顺天”,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二是医哲一体,中医之妙是医哲融为一体,不同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正符合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医之灵魂所在。三是治病求本。中医的智慧常常表现在看待疾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从宏观整体去考虑找出病症根源所在。四是药材天然。中医所用的药材来自于大自然,而西医所用的药材多为化学合成。人来自于大自然,养育于大自然,对天然药物自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人接受这种物质已有亿万年的驯化历史,自然容易接受。 八、琴棋之妙 中华向称礼乐之邦,通过考古发现最古老的乐器——骨笛,竟创制于八千年以前。在三千年前的周代见于记载的乐器就有约七十种,并对乐器进行“八音”分类。 在中华所有乐器当中,有一种既古老而又带有神圣、高雅意味的乐器,就是古琴。古琴又称瑶琴、七弦琴。为什么说其神圣?其一,这件乐器的创制者不凡。传说是出自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之手。其二,古琴的取材与形制不同于一般的乐器。古琴最初有五弦,象征着五行,五弦音高定为“do、re、mi、so、la”,取名“角、徵、宫、商、羽”,分别代表五行中的五音。总之,古人造琴的基本依据是上崇天,下法地,拟其形容,象其物类,见其变化,加以会通而成,不是拘于一些细小的物事。因此,古人把琴称为“圣人之器”。 古琴除了创制者为中华人文始祖外,传古琴者也多非一般人物。如周文王和周武王就分别为五弦古琴各添一根文弦和武弦,使古琴成为七弦。又如儒家鼻祖被尊为圣人的孔子曾多次提出音乐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并亲自虚心向师襄学鼓琴,由此看来古琴是不是有些神圣不凡? 传说春秋时期,有位琴师叫俞伯牙,琴艺极高,他弹琴时连马儿都会停止吃草,可是世人却很少听懂他的琴,某国王知他擅琴,请他弹,却同样听不懂。一日在山洞避雨,有一砍柴避雨者名叫钟子期的终识其琴中之意,遂引为知己,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认为世上知音已绝,就把琴摔毁了,终生不复鼓琴。这就是有名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古人对于弹琴特别讲究。规定瑶琴有六忌、七不弹。六忌是指: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七不弹是指: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古人规定这些是为什么,无非是要人们对古琴要保持一种尊崇、虔敬、谦恭的心态和不为世俗外物所扰,身心纯净思虑空明的状态。由上述可知,研习传承古琴文化确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一件十分有意义且上品位的事情。 关于棋,被世界公认的覆盖范围最广、复杂程度最大、最具文化特色的棋类,就是大约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由中国人发明的围棋。围棋的黑白二色,主要是受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和古天文的影响。围棋的黑白二子即象征着阴阳二极,由此而在代表天地的四方八面的棋盘上展现盈缩、进退、攻守的各种变化。可谓小小棋盘,气象万千啊! (本文系潘朝曦教授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摘录人:闻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