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理讲坛 法规制度 企业文化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森达精神
企业定位
企业使命
企业愿景
核心价值观
企业作风
热电理念
                              核心理念
                              人才理念
                              工作理念
                              责任理念
                              管理理念
                              安全理念
                              服务理念
                              学习理念
                              执行理念
                              创新理念
员工守则
魅力热电
员工天地
学有所得
心灵驿站
专题通道
                              文化畅谈
                              专业探寻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江苏森达热电(建湖)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陈家港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沿海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 企业文化 > 学有所得
 
  学习总公司年度工作报告有感  
  〖 ※ 发表时间 2019-2-26 ※ 〗  
     
 

前段时间,通过对总公司年度工作报告的学习,让我深有感触。尤其是安全方面使我们认识到工作的危机感。俗语经常讲,“针眼小的洞,可进斗大的风。”、“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意思就是说,不要忽略和轻视任何细微的小问题。有些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小问题、小错误,如果不能够及时加以克服和纠正,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和后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因此,对我们身上的任何问题,都要高度警惕、高度敏感、高度戒备、高度重视,不能掉以轻心、不以为然。要经常性地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在其一出现的瞬间和起始,就立即将思想上的细菌灰尘、言行上的杂质污垢掐灭和清除于萌芽状态之中,不让其有任何发酵、升级、演变的机会。唯此,就能做到未雨绸缪,补牢于亡羊之前,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在生产中,我们往往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以为然,比如,巡检不认真,安全帽佩带不规范,无票操作,交接班内容不清等。总认为这些问题微不足道,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在这种情形下,对问题不当一回事,更多时候更多情况下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任其发展。其结果,错失了纠改问题的最佳时机,使自身问题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发酵、升级和演化,使自身在错误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发展成顽疾痼病,严重阻碍和制约着自身的发展进步,甚至带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无法弥补挽回的惨重代价。

明代《松窗梦语》里有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说的是一个轿夫穿了双新鞋进城,遇天下雨,刚开始时还小心翼翼地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坑里,随后便不再顾忌,什么地方都敢踩,把鞋子踩得肮脏不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万事皆有初,人生贵善始。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小到大、由轻到重、自少到多的过程,第一道防线一旦冲破,往往会“兵败如山倒”,一发不可收。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我们对小问题、小毛病、小错误不重视,那么一旦问题经过发酵、演变,就会升级成大问题,引发大危害,造成大后果。

蝴蝶效应就是最形象最生动最有力的证明。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混沌理论——“蝴蝶效应”: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漫不经心地拍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场灾难性的风暴。其原因就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科学家把这种现象戏称作“蝴蝶效应”,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这就告诉我们,祸患常积于忽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忽略和轻视任何一个问题,无论其是大是小、是重是轻。只要问题一出现,就要将其视之为毒瘤一样立即给予清除,不让其有丝毫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始终保持自身肌体的清洁、纯净和健康。否则,必将要为自己的草率、马虎和大意,付出惨重代价,交出高昂学费。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比比皆是。号称“集当今世界科技之大成”的美国航天局,也有许多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故。1986年发射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仅仅因为一个橡胶垫圈的毛病,而导致了机毁人亡的大悲剧。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途中,着陆前意外解体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事后调查结果显示,导致这一灾难的是航天飞机2万余块隔热瓦中的一块脱落。一块小小的隔热瓦,却酿成如此严重灾难,造成重大损失。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1845年秋,为争夺英国的王权,查理三世与亨利伯爵展开了最后的较量。查理三世主动出击,占尽优势。不料,战马一个趔趄将其摔下马来,顿时军心大乱。亨利伯爵趁势大举反攻,在阵前取了查理的首级。原来,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更换铁掌时,少钉了一枚钉子。就在发起总攻的关键时刻,那只少了一枚钉子的马掌偏偏脱落了,从而导致查理三世的战马失蹄,摔倒在地。战马少了一枚蹄钉,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导致了一顶王冠的易主,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这则故事也引伸出一条著名的英格兰谚语:丢失一枚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还有一滴油漆粘死了生命之门的故事也发人警醒、让人触动。1939年6月1日,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英国皇家海军T级潜艇“西提斯”号首次出航,前往利物浦进行最后潜海试验。驶出港口一小时后,由于压舱物过轻,首次下潜失败,艇长下令打开鱼雷发射管的内层盖子,以便海水部分涌入,增加潜艇的重量。然而,内层盖子一打开,数百吨的海水迅即涌入潜艇的第一、第二间隔舱,重量激增的潜艇随即一头朝下,迅速沉入海底,艇上103人除4人生还外,其余99人全都葬身海底。事后查究原因,竟然是出海前一名油漆兵在给鱼雷发射管刷漆时,不慎让一滴油漆渗漏,粘住了一个用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测试阀门,导致“西提斯”号鱼雷发射管外层的盖子一直处于打开状态。当艇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令打开内层盖子后,鱼雷发射管的里外双层盖子便同时处于打开状态,无遮无拦的海水汹涌而入……这就告诉我们: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环顾我们身边一些革命战友发生的问题,大都是由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小问题”、“小情况”缺乏应有的警觉,总觉得平安无事,没有什么问题,甚至不以为然,疏于防范。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就会因为忽视小问题而引发大祸患。

在安全工作领域,有两个著名的定律,一个是“海恩法则”,它是由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对多起航空事故深入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因此,事故之前总有苗头或征兆。海恩法则强调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风险发生存在1:29:300:1000的规律。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事故都是有端倪可查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这就告诉我们,要消除事故,就必须敏锐而及时地发现这些事故征兆和隐患,并果断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或消除。如果每次事故的隐患或苗头都能受到重视,那么每一次事故都可以避免。据报道,为确保“嫦娥一号”卫星的安全,几乎每个系统、每台仪器都配有应对“意外”的备份,即“故障对策”。可见,平时只有精心,关键时才能放心;平时只有周全,关键时才能安全。

另一条安全规则——“墨菲定律”,它是由英国机械工程师墨菲在1949年提出的。墨菲于1949年参加美国空军的一项实验,其中一个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当时受试者被告知有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方法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但结果是仍有人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墨菲定律认为:“有可能造成差错,必将造成。”对于任何工作活动,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多么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情时,潜在的事故隐患总会在某一时刻演变成现实的事故,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这就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故隐患都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或对事故苗头和隐患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甚至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而要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加以消除,唯此,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由此不难看出,“海恩法则”揭示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它侧重于分析已发事故的背后原因,是一种事后法则。与此相反,著名的“墨菲定律”则是事前定律,它的要义是:只要有发生坏事的可能,这个坏事肯定要发生。它警示我们,只要存在不安全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不注意解决问题,不迅速堵塞漏洞,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必然会酿成事故案件。“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是东汉政治家荀悦对治理社会问题的深刻见解。荀悦的见解和“海恩法则”、“墨菲定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道理:必须防患于未然!当然,并非所有小事都会立即导致大的恶果,但长期“小视”小事,轻视小事,漠视小事,势必会后患无穷,酿成大错大祸。

所谓,蚁穴虽小,可溃千里之堤;星火虽微,可燎万里之原。许多大错大祸,恰恰是因“小视”小事而引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一些人面对微不足道的小事,不以为然,不咎既往,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最终铸成大错大祸,这种经验和教训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层出不穷。因此,面对任何问题,都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做到小事“大视”,小事重视,小事警视,未雨绸缪做工作,防患未然堵漏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倦情绪。唯此,才能使事故被察知于端倪,控制于初始,消灭于萌芽,化解于无形,从而确保安全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由量变走向质变的过程。古人讲,“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对于“小节”、“小事”不以为然,思想上就会解除武装,就会为腐化变质打开缺口。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摔跟头,往往就是从一些看似很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小节打开缺口,最终一发而不可收拾,一步一步滑向犯罪深渊。广东省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平时毫不检点,把自家买水果、面包、鸡蛋、油、米等用的几十元、几百元开成发票报销,致使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地将公款贪为己有就是例证。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

拿破仑在征俄惨败时,曾经发自肺腑地说过一句话:“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刘备在留给儿子刘禅的遗嘱中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我们企业员工,一定要充分认清“小节不保,终累大德”的道理,自觉养成“防微杜渐、谨小慎微”的习惯,时刻警惕“小节”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始终牢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古训。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时刻用“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小节不保终累大德”的古训告诫自己,毫不放松地在管住“小事”、“小节”上求严。坚持从一点一滴严起、从一事一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节”入手,坚决对自己的“第一次出格”、“第一次越轨”、“第一次踩线”实行“零容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洁身自好,自重自爱,慎微行事,踏实做事,清白做人。不以“别人不知”而放纵自己,不以“无关大碍”而迁就自己,不以“下不为例”而开脱自己。多看看“前车”之辙、多读读“悔恨”之言、多设几个假如,切实做到防微杜渐,独善其身,守好第一关、管住第一次。不给外界留任何侵蚀腐化的缝隙,不给他人留丝毫干扰影响的机会,不给自己留半点蜕化变质的空子。唯此,才能防止小节成为大患、小错酿成大祸,避免由“小节”演化成失节。(建湖公司   孙云)

 

 

最近深入学习总公司年度工作报告,深受鼓舞,同时也进一步感觉到作为一名运行值长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根据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同时结合实际,我将通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全力以赴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1、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基本点中第一个基本点就是要抓牢抓实安全生产,安全工作是摆在我们生产运行人员面前必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不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更为关键的是要落实在平时的具体工作中,平时要督促大家进入生产现场必须要戴好安全帽,设备巡回检查力度要到位,做到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便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以免隐患演变成事故,另外进一步加强“两票”工作管理,严格杜绝检修无票开工的现象,特殊天气做好事故预想工作,让安全生产为我们的经济运行保驾护航!另外利用平时班前班后会要求大家上、下班注意交通安全,做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2、继续加强环保超低排放系统的学习,要经常到现场了解一些管道走向、相关设备的构造及原理,平时当班期间加强对环保上传数据的查看,发现数据异常时及时和本值环保运行人员沟通,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环保数据都在合格的范围内。

3、在平时的生产运行中,督促机、炉专业根据热负荷波动情况对相关运行参数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各运行参数的稳定,充分发挥机组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4、进一步加强自身岗位职责的学习,对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找出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使自己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陈家港公司  吴兆荣)


 
公司概览 | 新闻中心 | 经理讲坛 | 法规制度 | 企业文化 | 党群视窗 | 人力资源 | 他山之石 | 客户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2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联系电话:0515-86253300 传真:0515-86253310 E-mail:root@sendapower.com
苏ICP备11048573号 地址:江苏省建湖县经济开发区亮月路158号 邮编:224700 技术支持:飞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