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一个同事的女儿寄给他的贺卡,那上面是这样说的:“亲爱的爸爸、妈妈,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她却有着很重的份量。那可是作为一个女孩在远方思念着父母的心情而留下的只言片语。当我看到这个贺卡的第一眼,说话的语句就有点哽咽了,就好象那远在外地的是我的亲人。 曾记得多年前,我一个人到外地打工,在还不到一星期的几天里,对儿子的思念超乎了我原有的想象。望着人家带着孩子就会盯着望了很长时间,看到和儿子同龄的小孩就好想去拥抱他、亲吻他。后来头痛得很,实在无法工作了,于是毅然决定回到儿子身边。 我一直在想,她的妈妈看到女儿从国外寄来了祝福的贺卡,心里会是怎样的想法呢?也许她的妈妈会和我一样哽咽着说不出话来;也许她很自然。但我相信,每一个做母亲的,即使她再大度,再豁达,尽管不表现在脸上,她也会在心里惦记着的。 想来,这贺卡如今已是昨日黄花,冬天的扇子--受尽冷落了。八、九十年代,贺卡是学生们的宠物,是军人们的最爱。互寄贺卡成为一种时尚,收到很多的贺卡,也成为一种资本,谁的贺卡多,就证明谁的朋友多,谁的人缘好。于是乎,将祝福的话语诉诸笔端,将美好的祝愿写于卡上。每到元旦、新年之交,我们便忙得不可开交,也在忙得同时让我们不亦乐乎。而今,一个E-mail连接彼此,不用花钱,方便快捷;一个短信,简便易行,操作简单。再也没有人费时费力地去买贺卡、写祝福、投邮局了。生活的节奏快了,却有些怀念有贺卡的日子。可以看到朋友那熟悉的字迹,可以阅读不象短信一样复制的文字,更可以重温远隔千里之外的亲情、友情。与短信等更现代、更时髦的东西比起来,贺卡更显得温馨、人情化。 贺卡在传递着亲情、友情,更是亲情、友情的纽带。一张小小的贺卡让我遐想了许多许多……(范红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