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 中国人讲究“敏慧”,一本书到了你手里,突然觉得跟你很契合,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个与你最切近的作家,被他(她)感动为他(她)流泪。《诗经》里说,阅读是寻找知音。你在无数的作家中找到一个帮你说话的人,帮你表达感情的人,这就是知音。 ● 为什么一本读过好几遍的书突然在一个场合里面再去读它会这么抓人呢?书在每个不同的境遇当中带给你的人生想象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真正的好作品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是密切相关的。 阅读,可以满足娱乐和求知的需求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大家都会读书,很多人也都有读书的习惯。读书有非常多的功能,那么为什么要读呢?大家钱钟书是一个好读闲书的人。他在国外留学时,脑筋经常被考试考得一团浆糊,然后就会问朋友要小说看,都是闲书,他戏称将这些书拿来补补脑子。所以,有时候读读闲书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读的是中文系,一开始研究比较多的是外国文学。发现有些著作在二十岁左右是读不懂的,比如卡夫卡的著作。卡夫卡是我们最早碰到的一块骨头,也最难啃。有个故事,卡夫卡在布拉格出版了一本小说集,放在书店里面卖,他自己买了10本送朋友,直到他去世时那本书的销量是11本,可见他是一个多么不招人待见的作家。但在当代,在德国,他的名字可以和歌德相媲美,在全世界最好的作家中他可能排在第4位。所以中文专业的人都对卡夫卡觉得畏惧。而我对卡夫卡的研究产生很大的变化是因为一个偶然事件。 当时我在华东师大读书,跟另一个作家李洱沿着校园的大道往学校校门口走。发现路旁树林里有一张圆形石桌,桌边坐着一个女生拿着一本书在看,边看边哈哈狂笑。于是决定去看看她读的是什么书。她把书反过来,我们两个中文系的人顿时就傻了,那本书是卡夫卡的《审判》。《审判》是卡夫卡的代表作,是描写官僚体制和法律的阴森可怕,这本书怎么能笑得起来呢?于是便询问那位女生:“你为什么能笑?”女生答道:“我给你们读一段,你们听听好不好笑。”她就读了小说的第一段,我们一听,确实挺好笑的。我们便问她的专业,原来她读的是生物专业,属于理科生。我们很感叹,一个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不知道卡夫卡这个人地位多高,也没觉得这位作家这么值得她尊敬,偶尔借阅到一本卡夫卡的书,把它当通俗小说在读,读得如此开心。这位女生对我们一辈子都有很大的启发,她用消遣的眼光去看书,这样的好处是能避免很多先入为主的意见。 除消遣和娱乐之外,读书还有一些另外的原因或者说是功能。比如最主要的:求知。我们需要从书里面得到很多的知识,要了解这个社会进而了解我们自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动机。讲讲我们那个年代可爱的读书氛围。大家知道法国有个非常重要的作家叫安德烈·纪德,传说他写得最好的一本叫《窄门》,这本书大陆没有翻译,所以就借不到。后来上海来了位作家马原,他手里就拿着一本《窄门》中译本,台湾出版的。这在当时的华东师大成了一件轰动的大事,大家全部涌到马原处要求看那本书。问题是马原在上海大概只停留20多个小时,这怎么分配呢?我们大概十几个人,登好记,晚上不睡觉轮流看,每人两小时,不管看没看完,到点就交书,在他上飞机离开前我们全都轮流看完。所以那个年代,好书不易得。而今天的状况已经完全相反了,书太多,最大的苦恼是现在的书过剩,过剩了反而就不读了,因为你不知道如何去选择,所以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这是现在全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我们要有判断力,判断哪些书对自己是有用的,是自我选择而不是被人控制地去选择。 阅读,有助于培养人的审美感觉 有时候读书是为了审美。有些人喜欢古典诗词,喜欢苏东坡的文章,喜欢欧阳修,觉得他们的华美辞章能让身心得到巨大的愉悦。这是审美方面的追求。对年轻人来讲,要建立一个起码的审美眼光非常困难。我讲课时经常会谈到这个问题,现在的学生没有历史化的过程。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他得奖前我在学校讲当代文学时请学生们读过他的一本著作《透明的红萝卜》,然后我进行讲解。小说中写到一个农村的小孩,从来不说话,晒得黝黑光着身子在田野上疯跑,像个精灵一样。他暗自喜欢着一个年龄比他大很多的姐姐,有次他意外地砸伤了自己的手,那位姐姐就掏出了手绢为他包扎。于是,他无论何时何地都带着那块手绢,视作信物。为了防止这块神圣的手绢丢掉,所以他将手绢藏到了一座砖桥的其中一块砖里,每当经过那座桥时便会抬头望一下那块藏手绢的地方,因为那里藏着他的爱情。有位女同学提问:“老师,这本书中有些东西我读不懂。男孩子这是在干吗?”我愣了愣说:“这不就是恋爱吗?”“恋爱有这么复杂吗?”“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怎么谈恋爱的?”“我们很简单,很直接,不爱我就拉倒!”可是那个时代不允许这样,不敢说这话,逼着你得把很多心思藏在心里,通过器物来表达,很复杂,现在的年轻人都无法理解。所以我认为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感觉,同时也需要人生经验的培养,一个人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为一个好的读者的。 中国人讲究“敏慧”,一本书到了你手里,突然觉得跟你很契合,茫茫人海中找到了一个与你最切近的作家,被他(她)感动为他(她)流泪。《诗经》里说,阅读是寻找知音。你在无数的作家中找到一个帮你说话的人,帮你表达感情的人,这就是知音。寻找的过程不是这么容易,需要经历、需要付出,即使投入三十年的精力都未必能成功,代价高昂,毫无收益。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非常功利化的社会,是一个有付出必然要索取回报的社会,是一个交换价值占据一切的社会,也是一个粗鄙化的社会,还会有人去做这样的傻事吗?所以个人觉得一个人要具备审美能力,很困难,但是仍然值得去追求。 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寻找人生的意义 阅读一个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找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追求人生的境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和痛苦,但我们自身是无法解决的,怎么办?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书,我觉得最重要最有用的书是能够帮我们解决人生疑难的。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求教,而当我们读书读到一定的数量,马上就会清楚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我以前和朋友聊天说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分房子分不到,评教授评不上,别人借钱不还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如果你懂《周易》,你就不会那么烦恼,因为《周易》告诉我们你在任何处境之下都有好、中、差之分,人在任何处境之下总是相对的,这是《周易》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智慧。你认为你处于一个最坏状态的时候,这个坏事可以变成好的。再比如说,你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最好状态的时候往往可能是坏的开始,也就是说你的处境再差它也有好的部分。这些我觉得就是古人传统智慧当中最了不起的。 东欧有一位著名作家叫昆德拉,他说一句名言:假如欧洲的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全部丧失了,只要欧洲的小说还保留着,我们就可以通过小说把整个历史复原。这是昆德拉关于小说对于历史最高的评价。十九世纪的小说非常伟大,包罗万象,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人到40岁的时候会遇到一个转折,我遇到这个转折的时候也觉得很难适应,突然无限反感,觉得生活一点意义都没有。然后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天晚上我在家吃饭,一位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教授突然来敲门说:“明天你帮我去上一堂课,我要出差去了。”我赶紧追出去,我说:“你不能开玩笑,你研究的是俄罗斯文学史,你让我去讲?”他说: “你不是很喜欢陀斯妥耶夫斯基吗?你就给他们说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吧。”我记得很清楚我就端了饭菜在书桌前一边吃饭一边就从书架上把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放在旁边,我原本就想把前言看一下,糊弄一下学生就算了,接着遇到了我在阅读史上最奇怪的一件事情,我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看完了前言看到正文,然后我就这样读下去了,等我把书读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晨6点了,这是我读书读得最奇妙的一次,居然在我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把一本书读完了。 为什么一本读过好几遍的书突然在一个场合里面再去读它会这么抓人呢?书在每个不同的境遇当中带给你的人生想象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好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这是我的切身体会。真正的好作品和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是密切相关的。 阅读,让我们思考死亡的意义 大家知道我们人生当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死亡,这个问题在我们身体很健康、生活很幸福的时候我们不会去想,尤其是年轻人,他不会去想死亡的意义,也不会考虑生死问题,但是所有的这些问题是小说中最深的主题。我把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例子。 在欧洲文化中,特别是18、19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原来我们人生的痛苦是会死亡,但是这个世界安排了一个彼岸,死后基督教会把你引向天堂,只要做一个善人,死后问心无愧,那你在死后还将展开另一个宗教的生命。那个时候的人对此深信不疑。你有苦恼,比如通奸,觉得这是不道德的,怎么办呢?就跑去告解。告解完回去,继续犯罪,没事儿,因为有上帝帮你承担。但是17、18世纪,现代启蒙运动出现以后,上帝被杀掉了,就是说,大家谁也不相信上帝,上帝死了。那上帝死了我们有痛苦怎么办呢?只能自己扛着。突然发现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什么天堂、彼岸,全是假的。这些作为重要的一个宗教秘密在17世纪的时候突然被敞开了,公布在光天化日之下,带来了巨大的恐惧。 再一个问题,人类关于永恒的观念消失了。你去看欧洲的建筑你就了解了。中国人的建筑大都是木头、砖木结构的。罗马的建筑像万神殿,差不多已经是两千多年了,它还在用,而且完好无损。罗马大街上六百年、一千年以上的房子很多。你生活在历史当中,每个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欧洲人为什么有这样的东西?因为他们有永恒坚定的信心,他的时间是一个线性的时间,从伊甸园到末日审判,是跟宗教时间相伴随的。他相信是有永恒的,因为有永恒,所以有道德。他们是在服务于时间、服务于上帝,在某个时间段,上帝还要出现,耶稣要显灵,但是这也被打碎了。因为到了18世纪出现了一个“怪物”——科学。 科学这个东西很“危险”,它带来了某种知识上的进步。科学证明地球的存在只不过是一个偶然,是由于大爆炸才出现了这么一个星球,上面有生命,若干年以后,这个地球是要毁灭的,也就是说,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天,人类将不复存在,而且这个过程不会太长。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为什么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既然永恒没有了,地球不过是一个偶然,所有这些哲学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师,他们都想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就是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背景。他要回答这么大的问题,显然他回答不了,但是作家的伟大往往在此,因为有这样的巨大动力去推动他解决这个问题。 托尔斯泰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的生命都很短暂。即使能活到两千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是一个瞬间。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都是相对而言的。然后关于自然的问题又出现了,发现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只不过是一个动物。歌德首先发现,人身上有很多残酷的本性,所以他写了《浮士德》。这样一来,人遇到了一个巨大的危险,这个危险就是“我活得好与不好有什么关系呢?” 那么怎么打发这段时间?是做一个卑微的人还是做一个伟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地球总会有一天也不存在了,这个东西我们把它称之为“虚无主义”。所以18世纪的时候在欧洲出现了一个虚无主义的运动,尼采就是其中的代表。面对这么大的一个问题,托尔斯泰是怎么解决的呢?《安娜·卡列尼娜》里写得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列文,列文从头至尾都在追寻这个问题,他目睹了他哥哥的死,感到虚无,本来是想靠爱情来解决,心心念念觉得这一生中只要找到一个女孩子,跟这个女孩子厮守一辈子,就能摆脱空虚,这个女孩叫基蒂,他就去跟基蒂求婚。可基蒂的母亲不喜欢列文,而喜欢沃伦斯基,最后把闺女许配给了沃伦斯基,但是问题是,沃伦斯基不喜欢她,喜欢安娜,很复杂。他的小说就是这么一点点地把人生的悲惨、挣扎全部展现,大家如果把《安娜·卡列尼娜》读懂的话,背上是会出冷汗的。 托尔斯泰晚年在《忏悔录》里写道:我其实是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因为他在虚无里面浸透得太深了,想给人类指出一条新的道路。他说这就好比一个人被老虎追着跑,跑着跑着他发现跑不掉了,就往井里面跳,可是他往井里跳的时候发现井里还有条蛇张着大口,十分害怕,一把抓住了井边的一棵桑树,人悬在了半空中,托尔斯泰说这就是我们的一生,老虎吃不到,蛇也吃不到,暂时安全,问题是,你迟早会死,为什么?因为桑树上有两只老鼠,一只白老鼠,一只黑老鼠,他们在咬桑树的枝干。你可以想象,虽然它们咬的速度比较慢,但总有一天会咬断,咬断人就掉下去了。我问大家这个白老鼠、黑老鼠象征着什么?白老鼠象征白天,黑老鼠是晚上,也就是说,你最大的敌人是时间,时间总有一天会把你杀掉。那个人一抬头,发现树枝上还有个蜂巢,有蜜蜂做的蜜,所以他贪婪地把舌头伸出去舔一舔那个蜜,觉得这是一生中最大的愉快。 托尔斯泰一辈子做了这么大的一个思考,他给我们指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道路呢?有两点要记住,一个是:天国就在我们的心中。过去的天国在外面,有上帝,现在上帝没了,但是天国还在。所以托尔斯泰提出,不以暴力抗恶。他的博爱和陀斯妥耶夫斯基一样,在这样一个世界中,认为人最值得生存的是通过爱的行为,赋予它意义;第二个,托尔斯泰告诉我们,人不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和困境,都不要恐惧不要害怕,小说里面特别智慧的一句话“上帝既然创造了人,同时他会给予我们承受苦难的能力。”托尔斯泰最后说得很轻巧,他说天国在我们心中。托尔斯泰八十多岁离家出走,最终死在了一个荒凉的车站上,也就是说,他自己也没有找到出路。 (作者刘勇系清华大学教授 ,载于《新华日报》,闻君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