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挑水的人,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两年来,在每趟长途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了半桶水。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子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因为我的缺陷,即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每次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挑水夫却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回家的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子的那一边却没有。那是因为我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回我从溪边挑水回来,利用你的缺陷替我一路浇了花,要不这两年,主人的餐桌上也不会有这些好看的花了! 看了上面这则寓言故事,感受颇深。故事中破裂的水桶为自己每次只能为主人送半桶水而惭愧自卑了多年,挑水夫的一番话却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价值所在。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 同在一片蓝天下,沐浴着一样的阳光,但人人却有不同的命运。有人说人生如美酒,芳香醇厚,甘冽醉人;有人说人生如苦海,风波险恶,浩渺无边。其实,人生的成败得失、高低起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命运的孰好孰坏,是祸是福,关键在于自己以怎样的心态去看待,从怎样的角度去看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许多事物,如果换个角度看,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孔雀开屏的时候,从正面看,美丽夺目,可是假如你绕到它背后看,看到的却是光秃的屁股。维纳斯的美尽人皆知,其实它只是一尊残缺的雕塑,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是一个次品。它若是有感情、会讲话,也许会为自己的残缺而抱怨、自卑,然而正是这残缺的美使其闻名于世。大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制灯丝,曾尝试过1000多种材料,但都失败了。可他却说:“起码我已证明这10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作灯丝的,从这一点来看,我还是成功的。”就这样,爱迪生凭着坚强的毅力,最终发明了电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试想,假如爱迪生当初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失败,不断鼓励自己,他又怎会有后来的成就呢? 哲人说:境由心生。面对夕阳如血的黄昏,颓丧者看到的只是一片悲凉凄迷之景,想到的是日薄西山,英雄末路的落寞;进取者却能从中领略到一种博大恬适之美,想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放。面对残冬里的一株枯树,悲观者看到的只是它的满身伤痕和残枝败叶,想到的是它苟延残喘的风烛之年;乐观者却能感觉到残冬过后它再度绿遍天涯的生命之韵,想到“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辉煌景象。可见,对同一境遇,如果角度不同,我们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人生的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是难免的。对不同的生活际遇,我们应调适心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得意时,淡然处之;失意时,泰然处之。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人生原有另一番滋味,另一道风景。(杨彬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