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居安思危贯彻到每一天的工作中
居安思危是森达热电和热电员工始终如一的常态,因为电厂始终视安全为主题,并不断为这一主题增添丰富的内涵。
居安思危是一种管理常态。热电的各级部门均有制定详细、严密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管理办法。这些规章制度,在无形中让有形的热电各个部门管理有序、衔接顺畅、各负其责。工作中的违规违章者,会受到不同等级的考核,这种考核直接与收入挂钩,使安全立体、真实地融入热电员工的工作之中。
居安思危是一种工作常态。对于每个热电员工来说,居安思危不是写在纸面上的成语,而是渗入思想深处的安全理念,因为岗位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收入的来源、养家的饭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深深知道,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老人的叮嘱,妻儿的期盼,使安全责任化作一枚钥匙,每天挂在员工生上,它成为开启员工幸福生活的金钥匙。
热电企业工作的特殊性,不同于普通企业,做个基层管理人员也很不容易,酸甜苦辣自己知道,每天一上班,就承担着一份责任,身感压力。我感觉值长这个岗位就同急诊科大夫一样,面对设备突发意外情况,总要di一时间带领人员处理抢救,尽量把损失减小,安全车谁都会开,遇事能处理问题才是关键。看到厂里阴暗面的员工,对我说我管得严,其他人怎样别人怎么做,我总会告诫他们别人怎么样你别管,要做好自己不能下水,要往好的看;工作中出现的通病巡检发现小问题不管,遇到小毛病随便对付一下,能拖到下个班就交给下个班。那你明天上班不上班了,设备不正常能用的放心吗?我们运行中如能及时发现设备问题,检修及时保证质量处理好问题,所有设备都好用。我们要少操多少心呀!
管理上也会遇到难题,人多事杂,如值上有刺头不好管理,怎么办又不能不管,不管更不得了,就得想方法管。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做好了才有资格去管别人,才敢去管,要让别人服你,这样才能管好。
平常在工作中我样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希望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别人。机、电、炉有重大操作时,全过程都会亲自过问,审好票,做好预案,遇到疑问的都会和班长及班组成员交流讨论(人员不够用时监盘、操作、干活都要亲自上)。小操作也要有反馈有记录,设备巡检能发现的问题,不管大小及时上报给我,自己能动手解决的自己解决,需要检修处理的及时联系检修处理,要过班的会向下个班交代清楚。尽量做到不出事,少出事,更不能人为的出事,但遇到事也不怕事,更要能沉着冷静合理处理事。
电厂发生事故,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有太多的场面让我们震惊,有太多的不幸让我们痛心,有太多的教训让我们警醒。如今,居安思危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将居安思危贯彻到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去。(沿海公司 唐仁奎)
居安思危 立于不败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根扎得深,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死亡,居安思危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企业的兴盛责任,我们不能让企业在我们这一代垮掉。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好、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每个人会有长处和弱点,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你在发挥个人的长处和改善自身的弱点,完善自己发展自已。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杞人忧天。不要过多的担心不可能存在的危机,而要将主要精神放在切合实际的挑战中去,争取进步大化,发展大化,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煤供部 王军)
浅谈“居安思危”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公司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是否想过,如果稍有疏忽、安全意识一刹那间离开我们的头脑,那可怕的间,火光电闪之处,一切的美好,公司的兴旺甚至生命的珍贵………都将化为乌有!所以,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这是何等的重要?
居安思危,指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有应付意外事的思想准备。讲的是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危相易,祸福相生”,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有一种说法,叫作“青蛙效应”,是指先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个事例表明生物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都容易麻痹大意。这也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自然发展规律如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同样如此。那么,我们公司领导为了员工考虑,更应做到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常备不懈、防患未然。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我们的安全生产运行这个环节不出差错,生产才能稳定,员工才能安心,公司才能取得好更快的发展!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将“居安思危”换成“居危思危”,更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居危思危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了在竞争中光明与暗流同在的人才会从“居安”走向“居危”。这种观念的变化,能使各级领导干部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和压力。尤其在我们热电厂中,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做为森达人,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有一条“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必须提前防控1000起事故隐患。否则轻微事故也好、未遂先兆也好、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都可能成为灾难发生的“导火索”。
所以,在“居安思危”的同时,牢牢将“居危思危” 装在心中才会产生激情、产生责任、产生压力;才会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变为现实遇事才不惊慌失措,才会真正做到未雨绸缪,确保公司安全生产运行。(陈家港公司 孙海波)
浅谈居安思危
(一)居安思危是一种超前的防范意识,体现了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们热电公司中,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做为电厂员工,要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二)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单调重复、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对这份工作疲劳、厌倦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带来心情压抑,工作不主动,久而久之,工作自然就会效率低、错误多。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中缺乏危机意识。而工作中保持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会让你思维敏捷,考虑周详,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工作就会比别人出色,无时不产生向前的动力,所以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安全,即便是年年讲、月月谈、天天抓、时时紧。但安全事故依旧频发。细心想一想,一切事故的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不严,工作掉以轻心等等各个方面。所以要从转变每一位职工根深蒂固的思想为出发点。我们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岗位的专业知识,认真学习安全制度。(陈家港公司 邵强)
我谈居安思危
董事长在森达集团2017年工作会议上作的《居安思危奋发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报告,是召唤我们向新征程,新目标进军的冲锋号,也是指引我们冲破艰难险阻,步调一致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行动纲领,更是警示我们居安思危、吾日三省的剂醒脑良药。他在客观分析集团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时,要求我们正视园区化工企业整治,煤炭价格波动,环保设施运行对盈利空间带来的挤压和影响,超前谋划,积极应对,在持续稳定发展上作出新建树,为支撑带动全局发展再作新贡献。
我们要想在工作上得到长足的进步发展,工作上一定要有责任感,能力上一定要有危机感。在工作上要做到敢于负责,能够负责;在能力上要做到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倍加努力学习,备加勤奋工作。人生征途,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因此我们在能力上,不能有丝毫懈怠,居安思危,要有危机感,要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从自己的工作态度上找原因,从自己工作能力上找差距,努力找出不足,进行自我解剖,自我反省,不做无庸之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和工作方式显然没任何效率可言。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在效率低下的情况下取得发展。所以,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必然会让那些工作不努力,没有什么工作实效的人失去位置。无论你在什么企业,对待工作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认为很多都这样做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混一天算一天,到头来你失去的是你自己的岗位和未来。
作为电厂的一名员工,我们要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不浪费一张纸做起,制定具体的措施,防范浪费现象蔓延。从每个人做起,人人珍惜粮食,形成一个“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新风尚,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发展壮大,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生活目标。(陈家港公司 李建国)
居安思危 强化企业危机意识
每个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难免会遇到紧急或者困难的关头,我们把紧急或者困难的关头称之为危机。只要有人或者有利益的纠缠就会有危机,危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面对危机,企业都希望能够得到解决,于是,危机管理应运而生。
危机的出现是突发的,不可完全预见的,加之其可能会对企业的形象、信誉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防患于未然,做好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做到居安思危。也许会有人说那些优的企业应该不需要居安思危,加强危机管理吧。其实不然,请看一则寓言故事。
三个旅行者同时住进了一个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di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带。晚上归来的时候,带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带拐杖的旅行者跌得全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履行着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事?”第三个旅行者没有回答,而是问带伞的旅行者:“你为什么会淋湿而没有摔伤呢?”带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伞,就大胆的在雨中行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因为我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拣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然后,他又问带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是摔伤了呢?”带拐杖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伞,便捡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跤。”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带伞的淋湿了,带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认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让我们忘乎所以。在大雨来临之际,di一个旅行者因为有伞,有优势,就忘乎所以,觉得大雨根本算不上什么,于是大胆地在雨中行走,但是优势让他忘记居安思危,他哪里知道对于大雨来说,他有一把伞这一优势根本不算什么。拿企业来说,很多企业沾沾自喜于自身所具有的某方面优势,哪里知道对于市场这个掌舵人而言,其优势亦算不上什么。
也许我们森达热电目前的发展确实顺风顺水,某些优势高出于同行其他竞争者,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因此而忘乎所以,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个人认为有优势是非常好的发展状态,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放眼大的市场环境,居安思危,不断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同时着眼于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等内部情况以及关系的处理等外部情况。
“一失足成千古恨”,人在路上走,难免不失足。企业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发展难免会出现危机。居安思危,加强企业危机管理,才能使企业从容面对紧急或者困难的危机关头,才能使企业转危为安,才能使企业走得更长更远。(陈家港公司 王建)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激情六月、阳光灿烂,生命就如同这飞火流萤一样的美丽!我们的企业,也如同这火热的季节一样,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对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唯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去争取好的成绩!所谓一失足,千古恨!当我们注视着车间里的设备安安静静运行时,我们是否想过,如果稍有疏忽、安全意识一刹那间离开我们的头脑,那可怕,火光电闪之处,一切的美好,企业的兴旺甚至生命的珍贵,都将化为乌有!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单调重复、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对这份工作疲劳、厌倦的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会带来心情压抑,工作不主动,久而久之,工作自然就会效率低、错误多。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中缺乏危机意识。而工作中保持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会让你思维敏捷,考虑周详,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工作就会比别人出色,无时不产生向前的动力,所以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燃,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这是何等的重要?我公司一直坚持“安全di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多深入生产一线,及时发现隐患,坚决消除;更致力于制定安全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力争安全管理创前茅;对于经常容易出现的误操作,在加大考核力度的同时,提倡技术创新、改进设备,制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公司还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每个季度开展反事故预演,做好事故预想工作;每次按“望、闻、听、摸”的工作流程认真的对设备进行巡检,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爱企业、爱工作、爱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职工的心声!企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我们每位职工谨小慎微、保证安全生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为了这共同的目标,都行动起来、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长期抓,不放松!(陈家港公司 潘小磊)
我谈居安思危
在一个公司工作,需要的是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进入森达热电已经有近9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感谢领导对个人工作能力的认可,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虽然好像居安了,却危机渐起。
危机一:工作能力的危机。在一个岗位待久了,工作的内容相对固定,工作也相对轻松,可轻松的同时,却是工作能力下降的体现。作为计算机管理员,对于技术的渴望以前都比较敏锐,工作有年头后,很多的工作内容都能凭经验去做事,这样一来,反而让自己对新技术的学习不那么敏感了,随之带来的是工作能力的下降。对于此,我需要不断地逼迫自己提高工作能力,保持对新技术的学习,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吸收更多的新观念来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在工作中才能更具有大局观和正确的思路,才能不断创新,使自己的观念不落后。应时刻不忘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利用休息时间、利用工作之余,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其次要会学习,要有方法,学习要有针对性,更要有时效性,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要坚持学,持之以恒,不浮躁,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要多参加技术交流,多看技术文档,多与同行沟通,以与时代同行。
危机二:创新意识的下降。因循守旧,因工作有相对的雷同性,所以工作的方法比较呆板,创新意识低下。针对去掉心理上的惰性,培养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当他人有新的想法或对工作中某一环节产生兴趣的时候,支持并积极参与,帮助创新活动;对新产品、新技术提高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对市场有敏锐的目光,不断地对公司现有的电脑、网络、数据进行改进,创造新产品,满足更多需求;时刻警惕自己心理上的惰性,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率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思危,才能居安!(总公司 卞春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