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理讲坛 法规制度 企业文化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森达精神
企业定位
企业使命
企业愿景
核心价值观
企业作风
热电理念
                              核心理念
                              人才理念
                              工作理念
                              责任理念
                              管理理念
                              安全理念
                              服务理念
                              学习理念
                              执行理念
                              创新理念
员工守则
魅力热电
员工天地
学有所得
心灵驿站
专题通道
                              文化畅谈
                              专业探寻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江苏森达热电(建湖)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陈家港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沿海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 企业文化 > 专题通道 > 文化畅谈
 
  王阳明倾力培养的优良家风  
  〖 ※ 发表时间 2020-6-18 15:41:39 ※ 〗  
     
 

  王阳明文武双全,声名卓著。他立身以德,治家尽孝,从政亲民,为国尽忠,是“真三不朽”者。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了王阳明的历史贡献,称赞“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王阳明的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谆谆教育子弟立志勤学,以圣贤自期,以修身养心、致良知为人生根本,而不以读书做官谋取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家教思想,培育了的家风传统。


勉励子弟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王阳明从小就有大志向。他十一岁那年读私塾时,有一天,突然问塾师说:“何为 (人生)di一等事?”塾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怀疑道:“登第恐未为di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其《教条示龙场诸生》云:“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这个“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八个字,可以说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八字诀。


其《示宪儿》一文以通俗易晓的三字经形式,传达了王阳明教育后代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是:勤学、孝弟、谦恭、循礼、节俭、戒贪、包容、心善等美德。该文说: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论种德养心,仁礼孝弟


王阳明的《赣州书示四侄正思等》一篇书函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子弟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该文说:“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


其《传习录》语录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其《又与克彰太叔》书函云:“正宪读书,一切举业功名等事皆非所望,但惟教之以孝弟而已。”


要求师法圣贤,以“致良知”为人生根本


王阳明在致弟子徐爱的家书《与徐仲仁》中,教育弟子“求古圣贤而师法之”,说:“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求古圣贤而师法之,切莫以斯言为迂阔也。”又在《寄正宪男手墨》中强调自己的讲学宗旨,要求子弟以“致良知”为人生根本。他说:“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王阳明自提出“致良知”的心学宗旨以后,无论是对门人弟子,还是对家人子弟,皆谆谆教之以“致良知”,这个良知,便是孔孟之“仁”,程朱之“天理”。“致良知”,既是阳明学派的门风,也是王阳明一家的家风。


王阳明的江西大弟子邹守益对乃师家书给予了精辟的总结和极高的评价,说:“先师阳明夫子家书二卷,嗣子正宪仲肃甫什袭藏之。益趋天真,奠兰亭,获睹焉。喜曰:‘是能授简不忘矣!’书中‘读书敦行,日进高明’;‘钤束下人,谨守礼法’;及切磋道义,请益求教,互相夹持,接引来学,真是一善一药。至‘吾平日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亦无良知可致’,是以继志述事望吾仲肃也。仲肃日孳孳焉,进而书绅,退而服膺,则大慰吾党爱助之怀,而夫子于昭之灵,实宠嘉之。”这个评论,不单以阳明之教敦励阳明后人,且以之激励同门学子,亦足见王阳明关于确立道德良知对于建立良好家风、门风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育家人“勇于改过,以改过为贵”


王阳明在《寄诸弟》的家书中,特别强调了“改过为贵”的思想,他说:“本心之明,皎如白日,无有有过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人孰无过?改之为贵。……吾近来实见此学有用力处,但为平日习染深痼,克治欠勇。故切切预为弟辈言之,毋使亦如吾之习染既深,而后克治之难也。”可见,勇于改过,以改过为贵,也是王阳明所提倡的优良家风。


论树立忠义为先、国事为重的良好家风


王阳明《上海日翁书》云:“男之欲归已非一日,急急图此已两年,今竟陷身于难。人臣之义至此,岂复容苟逃幸脱!……伏望大人陪万保爱,诸弟必能勉尽孝养,旦暮切勿以不孝男为念。天苟悯男一念血诚,得全首领,归拜膝下,当必有日矣。”其《岭南寄正宪男》云:“汝不审近日亦有少进益否?聪儿(正亿)迩来眠食如何?……我今国事在身,岂复能记念家事,汝辈自宜体悉勉励,方是佳子弟尔。”


这两封家书,都表达了王阳明忠义为先、国事为重的崇高境界,这也是王阳明倾力培养的良好家风。


(总公司办公室摘录,作者: 吴光,浙江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


 
公司概览 | 新闻中心 | 经理讲坛 | 法规制度 | 企业文化 | 党群视窗 | 人力资源 | 他山之石 | 客户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2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联系电话:0515-86253300 传真:0515-86253310 E-mail:root@sendapower.com
苏ICP备11048573号 地址:江苏省建湖县经济开发区亮月路158号 邮编:224700 技术支持:飞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