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经常遇到,税金差0.01元,这该怎么调账呢? 还有新型数电虚开发票预警模型已搭建!一定要注意这10个税务风险预警点!快一起看看如何处理~ 税金差0.01元,怎么调账? 一、对增值税来说 经常有收到反馈:增值税申报表税额和发票汇总的税额差着尾数,应该怎么办? 其实,每当一个月结束后,电子税务局都是有发票开具汇总信息的。 你把这些信息和你账务上收入和销项税等数据一一核对一下,有差异的找到原因,发票开错的次月及时收回发票处理,账做错的次月及时调整账务,最终做到账票表一致。 二、对个人所得税来说
大原则就是:以个税申报系统的数据为准。 当工资表中的个税与申报系统出现不一致时,如果还来得及调整当月的工资表,直接将当月工资表中的个税额修改正确即可。 如果工资表已经来不及修改,可以试试采取以下措施: 1、工资表中个税额>个税系统个税额 举个例子:工资表中应发工资总数为100元,代扣个税1元(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而个税系统中的自动计算的个税为0.99元。 此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 贷:银行存款 99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 实际缴纳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0.99 贷:银行存款 0.99 这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就出现了0.01元的贷方差,也就是说工资表中多扣了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的个税,只要将多扣的这部分个税在下个月补给个人即可,然后在下一次发工资这部分差额就能被冲销掉了,也就是: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0.01 贷:银行存款0.01 2、工资表中个税额<个税系统个税额
还是上面的例子,工资表中应发工资总数为100元,代扣个税0.99元(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而个税系统中的自动计算的个税为1元。 此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100 贷:银行存款 99.01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0.99 实际缴纳个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 贷:银行存款 1 这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出现0.01元的借方差,说明工资表中少扣了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人的个税,只要将少扣的这部分个税在下个月继续代扣,然后在下一次发工资这部分差额就能被冲销掉了,也就是: 借:应付职工薪酬0.01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0.01 全部调整好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保证每个月的个税不要再出现差额了。 打款验证账户的0.01元如何处理? 规范的验证账户款的账务处理: 1、向对方支付认证款,认证后退回 ①、支付认证款 借:其他应收款—xx号认证款(认证后对方退回的款项) 贷:银行存款 ②、收回认证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xx号认证款(认证后对方退回的款项) 【案例】甲公司准备开设网络官方账号,售卖自己的产品。开设账号时,甲公司需要向第三方平台支付0.01元,用作对方真实性核验。核验成功后,对方于20个工作日原路退回。该笔核验支出的分录如下:
①、认证支付时 借:其他应收款—xx号认证款 0.01 贷:银行存款 0.01 ②、核验款退回 借:银行存款 0.01 贷:其他应收款—xx号认证款 0.01 2、收到对方支付验证款,认证后不退回 另外一种认证是对方向我方支付一笔金额极小的认证款,我方填写具体数字后,账号认证通过。这种认证款一般不用退回,直接冲减管理费用。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管理费用 【案例】某公司收到认证打款0.36元,该笔认证款不必退回。则该笔业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0.36元 贷:管理费用—合作验证款 0.36元 3、忽略不计,待年终结账时统一计入管理费用 ①、年终对账,发现帐实不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银行存款 ②、核对会计账无误后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案例】某公司年终对账时,发现银行存款少0.05元。经过对账,检查会计帐并没有记账错误,该差额为本公司对公司互联网账号认证时,对外打款的金额。会计应做如下调整:
①、发现账实不符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0.05元 贷:银行存款 0.05元 ②、确认会计帐无误 借:管理费用 0.0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0.05 ps:如果能够找出该笔存款支付截图,则以该截图为原始凭证。 优势:年底一次入账,账务处理简单,节省会计工作量,适用中小企业,特别是业务少,认证网络账号多的企业。 劣势:由于年底一次性入账,导致该认证金额发生后,直至年底入账前。会计帐与银行存款都会存在小额差异,这种差异,这对会计质量要求很高的企业,是不允许的。并且在公司业务量大时,会给公司对账带来麻烦。 最严税务监控来了!
新型数电虚开发票预警模型已搭建! 《中国税务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 在报道中,有部分内容引起了小编的格外关注: 1、厦门推出数字化电子发票开具业务后,为防范遏制不法分子借此之机,从事虚开等涉税违法活动,厦门警税成立工作专班,对电子发票业务实施后可能存在的虚开违法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对相关业务可能出现的虚开违法犯罪动向、方式进行专题研判。 2、专班工作组依托警税智能作战平台,结合“数字化电子发票”业务特点,综合以往暴力虚开案件的违法特征和手段,分别从敏感商品、风险地区、申报异常和注册异常等多个维度,建立预警指标,搭建“新型数电虚开发票预警模型”。 3、该模型应用后不久,警税双方即以疑点数据信息为线索,锁定24户具有虚开违法嫌疑的疑点企业。警税联合专案组利用信息化战法,迅速识别、锁定了隐匿于企业背后的20名违法团伙核心成员,并通过“精准画像”,掌握了他们的行踪轨迹和日常动态。 也就是说,自从数电票出炉以后,厦门市为了防范遏制虚开发票的行为,税务部门联合警务部门已经搭建起了“新型数电虚开发票预警模型”。 尽管该模型目前只在厦门,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步国家对虚开发票等涉税违法行为的打击将会越来越严,企业违法行为将无所遁形! 从严从快查处涉税违法行为,已是常态,2024年最严稽查来了! 2024年10个税务风险预警点, 财务必看! 1、税负异常 每个地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税负平均值,如果低于下限60%的话,就可能引起税务预警。很多会计朋友会问,是不是不低于这个下限都没有问题啊,答案是否定的!税收不是数学,税负率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如果低于下限又无正当理由的,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2、发票多次增量 根据虚开企业的画像,很多虚开的企业基本都是突击增量然后大量虚开发票,然后走逃。很多企业取得这样的发票都是有问题的,就有可能会被税务稽查! 怎么比对呢?发票增量2次以上、超限量25份以上的纳税人都需要被严格审查,所以知道为什么发票增量困难了吧! 3、财务和法人信息比对 现在各地都已经办税实名制认证了,所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都进行了身份证信息的采集,只要会计和老板出现税务违规,相关的所有企业都要被预警! 再次提醒会计,离职一定要去税务机关办理会计信息变更,一定要远离发票违规企业!否则后患无穷! 4、耗用的水电费与销售收入比对 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为什么呢?因为其他的成本费用都可以虚开,水电费公司是不容易取得虚开发票的!只要你们公司的水电费发票金额很大,但是你们公司的产出比不符常规,那就有可能出现了偷税行为。 5、个税申报和所得税工资薪金比对 汇算清缴申报的工资薪金和每月申报的个税工资总额不一致,地税一定会对你公司进行税务检查的! 6、进项和销项绝对不能太离谱 现在全面实行商品分类编码,以后所有企业的进销项都通过数字编码在系统里面识别,你的进项和销项如果大类不一样,而且比例差异太大的话,税务一定会找到你! 7、连续6个月零申报 本身零申报就是有问题的,一个企业长期没有收入的话,这还叫企业吗?这不是僵尸一个吗?就比如有些例子所说,连续4个月零申报就被税务抓住了! 8、企业印花税申报金额异常的预警比如印花税计税金额合计值与企业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偏离值超过500元。 “印花税计税金额合计值与企业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偏离值超过500,请确认申报是否准确?” 答:新电局会自动与当期企业增值税进销项发票金额合计数进行比较,以起到提示提醒是否存在少报、漏报的情况,若核实计税依据无误,继续进行申报即可。 纳税人收到此条提示时一定要注意检查! 9、法人账户与公司账户的联查 当然了,这个指的是企业有虚开行为的!如果企业的法人银行账户收供应商虚开发票回款是税务稽查资金流的经常手法,所以2024年再这么操作,风险非常大! 10、往来账目的预警 企业常常用往来账户隐匿收入、转移利润、虚列成本,以达到偷税的目的,往来账户也由此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稽查范围。企业可根据相关预警指标进行自查,以规范账户核算和涉税处理,从而防范风险。 财务部 李亚晨(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