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日常交流中也会有这种经历。当日常沟通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思考,自己的表达是否清晰、完整、准确,自己讲的话有没有产生效果。然而,我们常常忽视了怎么去“听”。 倾听不只是用耳朵 说到倾听,我们首先想到是用耳朵听,听对方表达的内容,留意他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由此来感受他的情绪。其次,我们还要用眼睛来“听”,去观察他的表情、动作。再次,用心灵去感受,听懂他的言外之意。 倾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动作和身体的姿态表达关切、共情和鼓励。比如身体微微向前倾,根据对方讲话的内容,可以点头,或者做一些手势,鼓励他进一步表达。 倾听的时候,还可以用语言去鼓励对方表达。比如,我们可以说“哦,原来是这样的”“我明白了”“后来呢”,这些简单的言语是为了鼓励对方多说一些,说得更畅快一些。 言语表达还有两个重要的技巧——内容反应和情感反应。内容反应指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简洁地把对方的主要言谈内容说出来,让对方感觉到他被听懂了。情感反应指我们对对方的情绪有反馈,让对方从情绪上感受到他被听懂了。 这两个技巧不是要表达我们看问题的方式,或者我们的建议,只是把对方说的内容和情绪表达出来。 避开倾听的六个误区 大多数人在听别人说话时,都会不小心进入以下几个误区,因此应有意识地规避。 心不在焉,一心多用。我们在听对方说话时,可能还在做别的事情,比如玩手机、看电脑、看电视等,这会让对方感到不被重视。正确的态度是专注于当下,让对方感受到,此时此刻你就跟他在一起,他是重要的。 过于好奇,提问太多。听到对方陈述的时候,马上提出一连串问题,其实提问并不是因为你关注对方,而是你更关注自己想知道的内容。这时,我们需要让自己慢下来,暂停提问,跟对方站在一起,跟随他的节奏。 过早提建议。当我们听到朋友吐槽的时候,可能会想,我要给他讲点什么,才能帮到他。其实不用着急,你要做的是认真听他讲话,明白他的感受。 否定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别胡思乱想了,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凡事想开点”,这样的话语,表面上看是一种开解,但实际上否定了对方的感受。正确的回应应该是,“如果我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会很生气,很难过”,去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 评价对方,纠正对方观点。“你别太主观了,他不可能故意针对你”,这其实是在评价对方的观点,当然也否定了他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表达理解——“你这么想一定有你的道理,你可以多跟我说一说吗”,让对方更多地表达他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他有更多的理解。 转移话题。比如,我们常常会说“别生气了,笑一笑,讲讲开心的事儿吧”这类的话,但这样反而会让对方感觉到他不被重视。我们应该关注对方的话题,跟随他的焦点,不岔开,也不跑题。(总公司办公室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