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产地运输的影响大于生产。近日产地疫情多发,从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重点监测的晋陕蒙422家煤矿周度产量数据来看,疫情对煤炭生产的影响较小,周度产量仍在272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也持续稳定在82%上下。但是,疫情防控检查导致部分路段车流量大、通行缓慢,对部分收费站甚至实施阶段性管控,公路运输遇阻。同时,大秦线疫情导致的运量骤减仍未消除,目前仅恢复至90万吨/日,较满发状态减少40万吨左右。在生产基本维持正常、公路和铁路运力下降的情况下,部分煤矿出现顶仓压仓情况,煤矿不得不降价促销。 港口供需两弱,库存止跌回升。截至11月18日,北方九港煤炭库存1990.1万吨,周环比增加184.8万吨,同比减少271.4万吨。一是,随着大秦线运力有所恢复,港口调入好转,周度日均调入量175.2万吨/日,周环比增加16.6万吨/日。二是,下游采购需求疲软,周度日均调出量仅137万吨/日,周环比减少13.6万吨/日。调入增加、调出减少,导致北方港口库存止跌回升。 价格方面,在坑口降价、港口累库的背景下,贸易商普遍情绪较悲观,出货意愿较强。而下游在长协保供、买涨不买跌、需求预期未能兑现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观望情绪浓厚。受此影响,港口价格持续阴跌。 那么,后市将如何演绎呢? 首先,终端耗煤将季节性增加,但是冬季前暖后冷预期下,现货采购难有较大好转。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今年前冬偏暖,因此电厂日耗虽会因供暖而明显增加,但是增幅将受限。加之今年春节偏早,以及2023年长协煤保供加持,在可用天数较为安全的情况下,短期内,电厂采购高价现货煤的意愿不强。 其次,大集团外购价格大幅下降,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受运输不畅影响,坑口供应由紧转松,大集团、贸易商等在坑口的采购相对流畅,压价采购,且幅度超过50元/吨,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市场价格继续下行。 再次,进口煤价格优势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人民币升值叠加国际煤炭离岸价格和国际海运费下降,进口煤采购成本下移。目前印尼4000大卡、5000大卡价格优势仍在145和160元/吨上下。对国内市场而言,仍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综合来看,近期市场偏空因素较强。 一是疫情对供应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运输上,坑口顶仓压制坑口价格。 二是终端耗煤将季节性增加,但是冬季前暖后冷预期下,现货采购难有较大好转。 三是大集团外购价格大幅下降,在一定程度会导致贸易商情绪偏空,出货避险意愿增强。 四是进口煤价格优势仍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挤压国内市场份额。(煤供部杨彬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