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一门学问,既是学问,就需要系统而精确地学习。古人说:“为人父母,不知医则为不慈;为人子女,不知医则为不孝。”可是很多人把健康交给医生,平时宁愿打游戏,也不愿花时间学习一点健康养生的知识。因为无明,总是跟随商家的潮流。健身房里一到晚上人满为患,广场舞要跳到晚上十点才收工,走路俱乐部的因为走得太多,膝盖出现病痛。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不全对。运动本是有益于健康的,但凡事过犹不及!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对6000名已故的运动员进行研究统计,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对1998年洛杉矶马拉松比寒运动员的调查发现,赛后病倒的运动员人数比起没有参赛的运动员高出近五倍。这再次说明运动过量对健康是有害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五脏六腑的健康。五脏六腑在运化过程中需要气血的濡养。当人在运动时,气血主要保障四肢、肌肉的需要,相对来说五脏六腑的气血就少些。适当运动可以加快气血运行,排毒通经络,对健康有益。但是长期大量的运动,反而使得五脏六腑因濡养不足而出现衰退虚弱之势。所以运动的适量很重要。每天的运动以身体不感觉疲累为原则。
另外运动时间的选择也很重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天道,健康的基础是阴阳平衡,不仅人体自身要阴阳平衡,而且我们的饮食、运动都要阴阳平衡。“动则生阳。”运动本身是属阳的,所以在上午或下午运动都比较好,晚上天地之间阴盛阳收,人体就应该以静养阴。现代人阴虚的体质居多,就是因为晚上的活动太多,睡得太晚,伤害了人体本身的阴气。阴阳失衡的前奏就是亚健康,严重的阴阳失衡就是疾病。
所以生命不是在于运动,而是在于动静相宜。动静相宜才能阴阳平衡。中华第一名医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冷晓煜 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