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经理讲坛 法规制度 企业文化 他山之石 联系我们
 
要闻速递
领导关怀
身边好人
业界资讯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江苏森达热电(建湖)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陈家港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沿海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森达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 新闻中心 > 业界资讯
 
  2019年进口煤“量增价减”为哪般?  
  〖 ※ 发表时间 2019-9-2 17:51:50 ※ 〗  
     
 

近年来,煤炭进口监管工作是国家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要内容,2018年在平控政策下,进口煤仍达到2.81亿吨,同比增加3.7%,2019年伊始国家即释放了继续严格监管的信号,尤其是对澳洲煤的进口实施了严苛的通关政策,1-7月份进口煤量仍出现同比7%的大幅增长,但累计进口金额却出现了4.5%的下降。

笔者尝试从国内外煤炭供需、价格走势、进口煤结构等角度,浅析上述量增价降的情况。


Part 1基本情况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18736.4万吨,同比增长7%;累计进口金额1474300万美元,同比下降4.5%。




1、从煤种来看,褐煤增幅大。

2019年上半年进口煤总量增幅5.8%,其中,褐煤进口总量5930万吨,同比增长14.7%,大幅超过煤炭进口总量增幅,占进口总量的38.4%,主要原因在于,2019年上半年澳洲煤进口政策相对严格,印尼进口煤及时补足。印尼煤炭资源禀赋中褐煤占比一半以上,且褐煤以其低硫、低灰、高性价比的优势,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受欢迎的进口煤种。

2、从进口煤的来源国来看,印尼煤增幅大。

2019年上半年煤炭进口主要来源国前五位分别为:印尼、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菲律宾,合计进口15150万吨,占上半年中国全部进口煤炭的98%。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严控澳洲煤进口政策的执行,澳洲煤同比减少252.13万吨、降幅6.5%,俄罗斯同比增长263.92万吨、增幅19%,两者一增一减、数量相当,大致相抵。印尼煤增量690万吨,占上半年进口煤增量830.3万吨的83.1%。

3、从价格来看,进口煤价降幅超过国内煤价。

2019年以来,内贸价格稳中有降,进口煤价格下滑程度高于国内煤。2019年1-7月,与中国市场关系较大的澳洲API5煤价指数同比下跌25.4%、印尼ICI4-3800煤价指数同比下降22.17%,下降幅度均远高于国内煤价。




Part 2进口煤增加原因分析

di一,2018年下半年进口煤政策收紧,四季度到港未通关的进口煤集中在2019年1月份通关,导致1月进口量同比增加569万吨。

第二,1月神木百吉矿难与2月份内蒙锡林郭勒盟西乌旗矿难事故,导致陕西和内煤煤炭主产区年后复产严重受阻,坑口价连续暴涨,环渤海港口煤炭下水量骤减,形成了阶段性的需求支撑。

第三,国际煤炭市场供应宽松,欧美市场需求萎缩,煤炭的消费中心向东南亚转移。

第四,进口煤价格持续下跌,降幅超出国内,国内外煤炭价差一度达到150元/吨的高位,即使考虑了港建费、公共码头进口煤作业包干费高于内贸煤、汇率波动、卸港较内贸增加的滞期费、因通关时间较长产生的热值损耗和公共码头超期堆存费等因素,刺激国内进口煤需求。


Part 3进口煤贸易金额下降原因分析

1、国内煤价下降是进口煤贸易金额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9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为煤价下调打下了基础。

di一,煤炭生产具备了有序释放、充足供应的基础。

截至2018年,产能利用率上升为 70.6%、全国煤矿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排名前10的煤炭企业原煤总产量18.7亿吨,占全国的50.82%,同比增长10.34%。

截至2018年,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产能减少到2.2亿吨以内;全国煤矿数量已经减少到5800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排名前10的煤炭企业原煤总产量18.7亿吨,占全国的50.82%,同比增长10.34%;原煤生产继续向优势地区和企业集中,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69.6%,原煤生产企业户均产量136.7万吨,产业集中度创历史新高。

同时,新增产能加速投放,2019年至今,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相继批复了一批煤炭产能置换以及改扩建项目,涉及产能2.027亿吨,其中发改委批复18个项目涉及产能1.56亿吨,国家能源局批复20个项目、涉及产能5150万吨。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2019年1-7月,协会直报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完成15.0亿吨,同比增加2409.6万吨,增长1.6%;营业收入(含非煤)为20841.2亿元,同比增长8.1%;利润总额(含非煤)为959.9亿元,同比增长6.0%。除了年初矿难导致阶段性供应偏紧之外,国内供应相对充足。

第二,港口体系和铁路系统的完善为煤炭运输提供了保障。

我国现有沿海港口在煤炭的运输上,已基本形成以环渤海港口为主,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等为辅的北煤下水港体系,与此相对应的是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电厂等大型用煤企业自建的码头和公用码头组成的煤炭接卸港体系。

2018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已达到23.8亿吨,铁路网的格局基本能够满足“西煤东运”的需要,随着在建的我国长铁路项目浩吉铁路(原称蒙华铁路)在2019年10月全线开通,“北煤南运”的战略大通道成为现实,国内煤炭铁路运输瓶颈逐步得以根本上解决。

第三,社会整体库存高,是煤炭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

国内电企普遍吸取2017年来的经验教训,多采取“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较高库存策略,全社会煤炭库存向下游转移明显,使电企更加从容主动地调整采购时间和采购节奏,对传统的旺季采购峰值起到一定的平抑。

2019年1-7月份,全国煤炭企业、电网企业、港口月末库存均值同比上浮7%,其中,煤炭企业平均库存下浮13.3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力企业的库存均值同比增长22.09%。

第四,煤炭需求整体不旺。

首先是电煤需求上升乏力。多年来火电机组本身的技改和升级,提高了发电机组效率、煤耗降低;清洁能源发电量连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火电形成明显抑制;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西电东送能力达到约2.3亿千瓦,也助力清洁能源的发力。据CCTD数据显示,2019年1-7月份,全国发电量增速3%,其中火电增速仅0.1%,核电、太阳能发电、水电、风电分别呈现22.1%、19.0%、10.7%、5.1%的增速。

其次,整体动力煤用量的用量增幅不大,2019年1-7月份,国内动力煤应用最广泛的发电(含供热,动力煤占比约70%)、化工(5%)、建材(10%)、钢铁(5%)四大行业煤炭耗量合计17.5亿吨,同比增长1.16%。

2、2019年国内煤价下降压低了国际市场煤价的天花板。

中国是世界上的动力煤市场,2018年,全球煤炭消费量65亿吨,其中中国消费量约占二分之一。同期,全球海运煤炭进口量9.68亿吨,中国海运煤进口量为2.1亿吨,国内煤价对国际煤价的影响举足轻重。

在上述国内整体供应宽松,需求不旺的大背景下,煤价承压,2019年1-7月份国内北方港5500大卡煤价均值同比仍下降61.97元/吨,降幅9.24%。进口煤与之相比,要支付卸港港建费、更高的作业包干费、代理费,要承担热值差损失的运输效率,要承担卸港排队的滞期费、等待通关期间的热值损失和超期堆存费,如果没有相当的价差优势,难以吸引从中间商到终端整个链条对进口煤的采购热情。因此,国内煤价的下调、国际煤价同样承压。

3、我国进口煤政策推动了高货值进口煤的减量。

通过CCTD数据库,且比较各国别进口煤贸易额折单价发现,2019年上半年,前四个进口煤来源国中,贸易单价由高到低依次为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印尼,除蒙古煤有4.02%的上涨外,其他三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前述俄罗斯、澳大利亚在增减进口煤量上大致相当,但俄罗斯煤的贸易单价仅相当于澳大利亚煤的70.23%,进口煤量增加最多的印尼煤贸易单价降幅达21.91%,进口煤贸易额必将出现萎缩。




4、国际煤炭市场供求关系调整是进口煤贸易金额下降的主要外部原因。

世界煤炭资源和产销格局具有不平衡和不对称性。《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显示,截至2018年底,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尼、德国等7国的煤炭探明储量占全球79.1%。产煤大国中国、印度同为需求大国,煤炭进口需求较大,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哥伦比亚、南非的出口属性更强,全球的煤炭消费集中在亚洲,位列前四的进口煤消费大国分别为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其中中国的消费占比达50%。

下面引用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敦仕先生的观点,从进口侧、出口侧、生产侧等方面对2019年上半年国际煤炭市场整体运行情况进行阐述:

di一,从进口侧,东南亚地区是全球主要的进口增长点。

全球煤炭市场的重点已经由欧美转移到了亚洲,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已成为世界煤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2019年上半年,东欧的波兰、乌克兰煤炭进口减少,西欧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由于去年年底前本土硬煤煤矿关闭,煤炭进口由下降转为上升。

将目光转向亚洲,世界主要煤炭进口国和地区中,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煤炭进口全都已转为同比下降,泰国煤炭进口由上升转为下降,但与此同时,印度保持20.01%的进口增速,远超中国的5.8%,进口数量也大有赶超中国之势;越南、菲律宾仍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分别增加101%和23%;巴基斯坦煤炭进口高速增长42%,另一南亚人口大国孟加拉国也即将成为煤炭进口快速增长国家。据粗略统计,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越南等6个国家或地区2019年上半年进口煤量同比增长6.51%,增幅高于2018年同比增速4.66%。

具体解读,煤炭在全球衰退的原因主要有:“去煤化”的扩大、能源结构的主动转型、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的冲击、煤炭领域的撤资大潮。尤其是在欧美市场,煤炭的生命周期已步入“老年”甚至“暮年”,而在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的东南亚、南亚地区,煤炭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青年”时期。

第二,从出口侧,资源日趋集中在印尼、澳大利亚两国。

2019年上半年,受东亚日、韩和我国台湾等主要煤炭进口国和地区的进口下降、欧美地区煤炭市场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煤炭出口已由升转降,近两年一直保持煤炭出口强的俄罗斯、蒙古国,今年以来煤炭出口也大为减弱,俄罗斯上半年煤炭出口增幅仅有0.5%,且6、7月份煤炭出口连续月同比下降,蒙古国煤炭出口则由上年增长8.6%变为今年上半年下降0.8%。印尼、澳大利亚煤炭出口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印尼上半年出口煤炭2.3亿吨、同比增长9.3%,澳大利亚今年前4个月煤炭出口1.24亿吨、同比增长4.6%。

第三,煤炭产量增长动力减弱。

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产量下降的国家趋于增多。经收集整理12个国家煤炭产量及增幅的公开信息,2019年上半年产量同比仍保持约2.62%的增长,但增幅较2018年同比增速有所收窄。

第四,不同消费市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不同。

笔者认为,随着全球煤炭消费和进口中心向亚洲转移,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主要出口国的资源也相应倾斜,意味着销售价格要随着消费水平调整。经与国际供应商交流,以日、韩为例,6000大卡的澳洲煤、5500大卡以上的印尼煤是受欢迎的进口煤源,其定价主要参考指数为NEWC和ICI2,相对中国市场最广泛的5500大卡高灰澳洲煤、3800大卡印尼煤所对应的主要参考指数API5和ICI4,存在较大的档差。

 




 Part 42019年后续进口煤市场走向预测

di一,尽管国内有大秦线提前检修、70周年大庆保供、安全检查、冬储煤的影响,但只要国内产能有序释放、社会库存支撑、进口煤没有完全禁止,国内煤价仍有逐步回归绿色区间的预期。

第二,我国继续实施进口煤的严控、进口煤供应相对充足将是大概率事件。基于当前内外煤仍保持100-150元/吨的价差,即使后续面临配额有限、通关时间长、热值损耗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等风险,对于沿海电厂而言,进口煤仍将不可缺少。

第三,我国目前仍是消纳高灰澳洲煤的主力市场,高热印尼煤、俄罗斯煤将成为澳洲煤的有效补充,除印度外,东南亚其他国家需求的增量短期内无法与中国市场排到同一数量级。

(煤供部  杨彬摘录)


 
公司概览 | 新闻中心 | 经理讲坛 | 法规制度 | 企业文化 | 党群视窗 | 人力资源 | 他山之石 | 客户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2022 江苏森达热电总公司 联系电话:0515-86253300 传真:0515-86253310 E-mail:root@sendapower.com
苏ICP备11048573号 地址:江苏省建湖县经济开发区亮月路158号 邮编:224700 技术支持:飞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