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煤电行业再度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境地,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煤企的经营业绩持续改善,而火电企业燃料成本高企,电力行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受到考验。据电力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来看,电企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业绩亏损的公司数量显著增加。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流动性宽松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叠加影响,国内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超预期上涨,导致下游火电发电成本大幅上涨,直接导致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据中电联发布的报告称,部分发电集团6月份煤电企业亏损面超过70%。相比电企的业绩下滑和亏损,煤企的营收能力却大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7月份煤炭开采及洗选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涨幅高达127.9%,净利实现翻番增长,处于“跷跷板”两端煤电企业矛盾再度升级对峙。
8月底,大唐国际、北京国电电力、京能电力、华能集团华北分公司等11家燃煤发电企业联名给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去了一封名为《关于重新签约北京地区电力直接交易2021年10-12月年度长协合同的请示》的文件。文件称,京津唐电网燃煤电厂成本已超过盈亏平衡点,与基准电价严重倒挂,燃煤电厂亏损面达到99.99%,煤炭库存普遍偏低,部分企业已出现了资金链断裂,提请能上调电价。
在燃料成本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今年全社会用电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带动发电量的同步增长。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7月份,全口径发电量4.6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速13.2%,而1-7月份发电端的明显特征就是清洁能源尤其是水电处于往年偏低水平,导致火电发电量增速超过全口径增速达到14.7%。另从增量数据来看,1-7月份新增发电量5999.1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增量就达到4580.2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在增量结构中占比达到77%,相应对的电煤消耗增量可观,对燃料消费量价齐升,进一步加剧火电发电行业经营压力。
此外,需求侧响应不积极、季节性峰谷电价价差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高峰时段火电调峰压力。为保障尖峰时段电力供应和需求的相对均衡,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极值的通知》,新的分时电价机制把一天24小时分成高峰、尖峰、平段、低谷、深谷等多个时段,每个时段的电价都不一样,高峰和低谷的电价相差3到4倍,尖峰时段的电价则在高峰电价基础上再上浮20%以上。与峰谷电价机制下电价差有50%相比,分时电价在峰谷之间拉开的电价差更大。结合错峰用电、有序用电等措施,分时电价政策有效确保电力供求平稳运行。
现阶段煤电仍是我国的主力能源、调剂电源和兜底保供电源,今年以来主要受电煤价格上涨影响,燃料成本远超电厂接货能力,部分电厂火电机组度点贡献持续收窄,在“发一度亏一度”的经营窘境下,多数中小型电厂适时调整开机方式,发电量同比出现减少。因此,积极关注煤电生产运营面临的困境,保证煤电机组“顶的上、调的下”,确保电网供电安全可靠,就不得不为煤电营造一个健康的运行环境,为此国家积极推进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电力商品属性提升的背景下,电力供需趋紧,电价抬升具备基础。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上调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燃料成本压力,使得电厂对高价煤采购能力相应提升,对推动电厂持续低库存的改善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上调上网电价会直接导致终端用电成本增加,进而传导加大宏观经济增长压力,与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经济增长方向相背离。而就目前国内甚至扩展是国际煤炭市场而言,供应链条各环节煤炭货源供应仍维持偏紧格局,推升煤炭价格涨势历史高位,仍远超电厂议价能力及接受能力范围。因此,解决当前煤电矛盾还将取决于煤炭供应的增量。(煤供部 杨彬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