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能源危机”、“价格暴涨”等字眼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根据新的消息,欧洲天然气价格飙涨10倍,欧洲各国电价也在不同程度上剧烈上涨,英国每兆瓦时电价涨至285英镑,换算为人民币大约每度电2.5元。德国、法国情况相对来说好一点,每度电大约1元人民币。
另外,我国目前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煤炭是我们重要的电力资源,近期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价格飙升。自8月开始,动力煤就开始了一段暴力上涨的行情。国内的电厂因为煤价的飙升,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
那么,天然气/煤炭为什么涨价呢?涨价又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我想在此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内容主要聚焦于天然气价格。
故事还要从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说起。欧洲跟中国不一样,主要的能源以天然气为主,而俄罗斯又占据了欧洲天然气供应的三分之一左右。俄罗斯是左右天然气市场的一个重要力量。
那么,我们就会想,俄罗斯认真负责供应天然气,欧洲国家给钱购买天然气,各取所需,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但问题确实出现了,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美国对于俄罗斯的敌对态度,以及不加掩饰的阻挠俄罗斯对于欧洲天然气的供应。美国这么干的主要原因不单单包括俄罗斯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不一样,还因为美国自身就是能源出口大国,与俄罗斯有非常明确的利益冲突。表现在行动上,最直接的行动就是控制俄罗斯经乌克兰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同时严厉制裁俄罗斯新建的“北溪2”号管道;
可以看到,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主要有四条线路。
1、蓝溪管道途径黑海,主要负责给土耳其和欧洲东南部供应天然气,与本次的“主人公”-英国/德国/法国相距甚远;
2、联盟线途径乌克兰,主要负责给斯洛伐克、捷克、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国供气。但是问题是,乌克兰目前基本已经沦为美国的傀儡,是美国反俄的重要棋子,处处在天然气管道运输上掣肘,并不是一条安全稳定的道路;
3、亚马尔-欧洲管道绕开了乌克兰,途径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关系较好),但是问题出在波兰身上,波兰与俄罗斯具有非常大的恩怨仇恨,一句话不好说清。2020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回击波兰,决定天然气运输绕开波兰。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国之间的矛盾有多大了;
4、重点要讲的就是“北溪”天然气管道,该管道东起俄罗斯港口维堡,穿越芬兰湾和波罗的海至德国的格赖夫斯瓦尔德。管道不经过第三国,直接通往欧洲。目前已经建设投产1号线,2号线也已建成准备投产。
从上述天然气管道情况,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北溪2号管道对俄罗斯至关重要,为什么美国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层层设卡。
另一方面,因为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所有国家以警醒。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已经刻不容缓。尤其在欧洲国家,一些标榜环保的组织纷纷活跃起来,给国家施加环保压力。带来的结果是,欧洲各国逐步排斥使用化石能源,减少对于传统能源项目的投资,转而将希望寄托于新能源领域。本来这种想法是好的,无可厚非,但是政策的制定表现的过于激进,在没有成熟的新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前提下,造成了传统能源的供应短缺。
当眼看着今年的冷冬大概率将至,累积的矛盾找到了爆发点。美俄之间的矛盾造成俄罗斯今年将天然气供应作为“谈判”的筹码。逼迫欧洲各国减少听从美国的指令行事,把“北溪2”号管道尽快建成投产。所以,俄罗斯有充足的动力不那么积极的给欧洲供应天然气。
可以说,这次天然气价格的飙涨,是“天灾”+“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要说能不能缓解,或者说什么时候缓解,我在这里给出我的判断。
di一,俄罗斯的供应积极性很重要,但俄罗斯积极供应的前提是“北溪2”号管道的进展,以及欧洲对于美国的态度。这需要关注欧洲是否有进一步的妥协,在上述妥协没有发生之前,可能天然气的价格仍将保持高位;
第二,新冠疫情给全人类都敲响了警钟,中国作出了“碳达峰”的承诺,欧洲各国对于环保议题可能会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将会是未来大力发展的方向,相应地,传统能源领域将不得不面对价格不断抬升的局面。
第三,对于我们来说,可能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环保形成共识的背景下,碳排放权利意味着什么?如多年前丁仲礼院士所讲,“碳排放”权利就是发展权,它是套在所有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头上的枷锁,是未来国际间流通的重要资产。要庆幸的是,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做到了相对前茅的位置。(煤供部杨彬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