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五年后,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即将迎来重大调整。
12月3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起草的《2022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2022年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发布。
《意见稿》的核心变动,是将煤炭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动力煤基准价由此前的535元/吨调整至700元/吨,并设定浮动范围为550元/吨-850元/吨。
中长期合同覆盖了中国煤炭供应总量的80%左右,中长期合同价格(长协价)的变动,对煤炭上下游行业均有重大影响。
中国自2016年开始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工作,执行“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2017-2021年5500大卡动力煤基准价一直为535元/吨。此次上调至700元每吨,上调幅度达31%。
《意见稿》继续坚持“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明确实行月度定价,并提出价格上下浮动区间为550-850元/吨。
此前关于煤炭中长期合同价格的浮动范围规定为:原则上应稳定在500-600元/吨区间。
浮动价的计算方式也发生变更,多了一个参考指标。
老办法的浮动价综合三个价格指数确定——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CCTD秦皇岛港煤炭价格指数、中国沿海电煤采购价格指数”。《意见稿》增加了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综合价格指数,选取四大指数每月最后一期价格,各按25%权重确定指数综合价格,指数综合价格比基准价每升降1元/吨,下月中长期合同价格相应同向上下浮动0.5元/吨。这也就意味着中长期价格涨跌幅都将比市场波动更平缓。
根据《意见稿》要求,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要根据价格机制定期测算每月中长期合同价格,报国家发改委审核确认后,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对外发布。
以新数据来看,中电联发布的2021年第37期(2021年11月25日-2021年12月2日)CECI指数价格为1000元/吨,秦皇岛煤炭网发布的12月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为767元/吨,中国煤炭市场网发布的11月26日CCTD秦皇岛动力煤价格指数为986元/吨。而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综合价格指数尚未公布。
若煤炭交易中心综合价格指数取900元/吨进行估算,在新方案下,意味着本月长协煤价格约为807元/吨。
《意见稿》还扩大了中长期合同的覆盖范围。用户方面,要求发电供热企业扣除进口煤后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供应方面,要求覆盖所有核定产能30万吨/年以上的煤矿企业,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达到自有资源量的80%以上。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配套机制,违约成本较低,中长期合同的履约问题一直受业界诟病。此次《意见稿》也加强了履约监管。
《意见稿》明确,2022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全部纳入“信用中国”网站的诚信履约保障平台进行监管,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将履约情况记入合同双方信用记录,并确定企业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实施分类监管。
10月底,国家发改委评估督导司组织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开发和健全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监测系统,开展了多轮测试和试运行,于11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
《意见稿》要求,“各地经济运行部门要指导供需双方抓紧衔接,力争在2021年12月15日前完成合同签订工作。”
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对《财经》记者表示,在目前动力煤供需偏紧,且煤价仍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这次定价机制的调整有利于当前煤价稳步回落;逐步扩大中长期合同比例,有助于提高煤炭消费高峰期间的供应保证。
今年10月中旬,煤炭价高量缺最严峻之际,《财经》记者实地调研产煤省、企业、机构一线,彼时业内多认为煤炭中长期合同机制亟待更新。
山西一家大型煤企负责人对《财经》表示,经过几年的验证,中长期合同机制确实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与稳定。从国家宏观调节角度出发,还应是多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但目前的机制对电厂的约束力度不及对煤企,且基准价应随着社会物价水平的提升进行调整,压得太低不利于供需双方正常运行,价格调整之后也要保证签订情况。他指出,今年四季度以来国家提出发电供热企业全覆盖,这种做法估计会推广至明年所有企业。
目前看来,《意见稿》确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业诉求。
在今年秋冬之交市场煤价格疯涨时,煤炭长协机制体现了市场压舱石作用。在市场煤价涨至超过2000元/吨时,长协煤价只上浮至700多元/吨。内地电厂超过80%的用煤可以通过长协来锁定,沿海电厂比例一般略高于50%,其余通过采购市场煤和进口煤来补充。(煤供部杨彬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