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总公司党总支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由“党组织覆盖面”向“党组织作用发挥”转变的新挑战,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创新设置、规范职能、目标考核、多维激励”等措施,不断探索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作用的新机制。
一是创新设置,选优配强党务工作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党支部的组织设置,设置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3个岗位,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进一步提升凝聚力、战斗力。科学设置党务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在坚持工作事业心强等共性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支部书记原则上由企业中行政职务高的党员担任;组织委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宣传委员能够独挡一面,较好的开展策划及对外宣传工作。
二是规范职能,分解细化工作内容。把支部书记工作职责细分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党建促发展及其他等5大类19项指标;组织委员的职责细分为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4大类10项指标;宣传委员的工作职责细分为宣传教育和开展活动2大类10项指标;每项指标根据目标分解的任务特点赋予不同的分值,总计100分。将支委会会议、双向培养、党课教育、完成企业目标、合理化建议、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等纳入工作职责。
三是目标考核,优化完善责任机制。将考核分为自行评分、党组织党建工作汇报、“党支部工作手册”文字记载、党建活动影响力、上级党组织考评等5大类,每类设置不同的权重。年初由公司党总支与企业党组织书记等相关责任人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明确企业当年党建工作目标,落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加大过程考核,根据企业党组织工作目标责任管理量化考核表、企业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定期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量化公示;年底组织相关人员对党建工作总体情况进行考评打分。
四是多维激励,全面提升非公党建实效。对党务工作者和企业党建工作实行多维激励。一是物质激励。设立党建工作单项奖,对完成党建工作目标的党务工作者给予500-10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将党建工作成效与党务工作者担任的具体行政职务的年终奖金相挂钩。二是成长激励。对于考核优,成绩突出的党务工作者,根据个人发展需求,建议企业在培训、行政职务调整时优先考虑。三是荣誉激励,在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工作中,加大对企业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倾斜力度,营造有利非公企业党建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非公企业中具体从事党务工作人员自我实现的荣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