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少年的基因里,生机勃勃地流淌着英雄般的热血。中国共产党早期创立者,同样是一批热血青年。正是他们,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英雄辈出的百年史诗。日常所用的“雄”字,会有怎样的壮阔风采呢? 字源显示,“雄”字,从隹,指鸟;从厷,形声兼备,指的是从人的手臂到肩膀之间凸起部分的肌肉,也就是许多男子喜欢曲臂握拳炫耀的“肱二头肌”。“雄,鸟父也。”这样一个组合,本义指的就是公鸟,即雄鸟。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如果“雄”表示公鸟,也只是局限于动物的性别认知,那其中包含的动人心魄的铿锵壮举又体现在哪里呢?正是这个集聚男性荷尔蒙并凸起硬实的“肱二头肌”,逆转升华了“雄”的性别意义。 厷,从又,表示手或手臂;从厶,凸起肌肉的象形。有人指认“厷”是“公”的变形,尽管在当下语境下说得通,但字源所标示的符号,确确实实是一块突出且硬实的“疙瘩肉”,显示的是“公”的特性,却不是专门用来指称“公”的字符。 “厷”的引入,不只标示了“公鸟”以及引申出的与雌性对应的义涵,也展现了男性强大而有力的阳刚之气。在与“厷”也就是肱音义相近的字系里,“公、弓、勇、拱”等多位小伙伴都体现了孔武有力、积极主动、伸展开拓、壮怀豪迈的男人本色。也正是因为“厷”的加入,“雄”非同寻常地获得了强大、欲望、冲动、进攻等性别秉性。 “熊,雄也。”作为动物的“熊”,正是因为发起怒来如同烈火升腾以及其自身所固有的狂野勇猛之态,被拉入雄性行列。这是不是对“雄”的另一个注解呢?当然,“熊”有雄的特性,但雄却不会走向“熊”两极相通的另一端——无奈、无能的“熊样”。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英和雄联姻后,抱团形成“英雄”的特定内涵,统括了世间具有强大、豪迈、勇敢、奉献等内涵所具备的品格,并作为各类人群的楷模和示范。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英雄辈出,一定是大有希望的。即使特指性别特征,“英雄”也不失为男儿品性和风采的又一次升华。 当然,“怜子未必不丈夫”。儿女情长、怜恤弱者,又何尝不是七尺男儿的博大情怀? (总公司办公室摘录) |